【2019諾貝爾獎】「他們嘗試解決世界貧困」 MIT夫妻檔與哈佛學者共獲經濟學獎

國際中心 2019年10月14日 17:40:00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名美籍發展經濟學者共同獲得。(圖片取自諾貝爾基金會官網,後製:李明維)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名美籍發展經濟學者共同獲得。(圖片取自諾貝爾基金會官網,後製:李明維)

諾貝爾獎基金會14日宣布,2019年經濟學獎(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得主由三名學者,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阿巴希·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和哈佛大學發展經濟學家邁克爾·克默(Michael Kremer)共同獲得今年的桂冠榮譽。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名美籍發展經濟學家共同獲得。(湯森路透)

 

三人共獲今年經濟學獎的原因,是創造能減輕全球貧窮的實驗方法。

 

其中同為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創始人的巴納吉和杜芙若,不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同事,兩人更於2015年結為夫妻。他們2人與克默都是非營利組織「貧困行動創新」(Innovations for Poverty Action)成員,致力為消除全球貧窮而努力。

 

 

此外,出生於1972年的杜芙若,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第二名女性得主,更是年紀最輕的得主。對於自己的得獎,杜芙若在記者會上表示,

 

「希望藉由我的成功和研究被認可,能啟發更多更多的女性,專注與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之中,也期望有更多男性,能對這些辛勤工作付出的女性,給予更充足的尊敬!」

 

 

 

得獎理由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官網的解釋,認為他們三人的研究,正在幫助我們「消滅貧困」。

 

「今年得獎者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們對抗全球貧困的能力。過去20年間,他們以創新的研究方法,改變了發展經濟學走向,如今已成為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

 

儘管取得巨大發展,但全人類最緊急的問題之一,仍是減少各種形式的貧困。目前全世界仍有7億多人,被迫生活在極低的收入中;同時還有500多萬名五歲以下兒童,只因無法獲得廉價治療方法預防或治癒,因此死於各式疾病。而全球還有半數兒童,在沒有獲得基本識字和算術技能前,就被迫離開學校。

 

今年獲獎者帶入一種新式研究方法,試圖藉此獲得能消滅全球貧困的「可靠答案」。簡單而言,他們將此問題,劃分為更小、更容易管控的部份,並藉由實地調查來驗證和改善目標的現況。

 

從此之後,巴納吉、杜芙若夫妻與克默聯手,以此方法對其他類似問題和國家展開研究,如今,他們的實驗方法幾乎完全支配著「發展經濟學」領域。

 

從本屆獲獎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努力中能發現,他們大大提高了、我們在未來打擊全球貧困問題的實踐能力。

 

他們最顯著的研究成果之一,是讓超過500萬名印度孩童,藉由學校輔導課程中獲益;同時也透過他們的努力,讓許多國家願意對「預防醫學」(preventive healthcare)投注鉅額補貼。

 

上述舉例僅是此新型研究中,兩個已經幫助改善貧困的「案例」。未來他們仍有龐大的潛力,能讓世界上有更多人脫離貧困的生活與命運。」

 

 

三名得獎人簡歷

 

阿巴希・巴納吉

 

出生於1961年的印度孟買,在完成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碩士學位後赴美,師從專研博奕理論、曾在200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馬斯金(Eric Maskin),1988年取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加入麻省理工學院之前,巴納吉曾任教於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並被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專攻發展經濟學領域。

 

艾絲特・杜芙若

 

出生於1972年的法國巴黎,父母親都是數學家,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原主修歷史的她,後在導師勸告下轉往經濟學領域發展。杜芙若於1995年獲得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經濟學碩士學位後,赴美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經濟學博士,她是巴納吉的學生之一。

 

畢業後留校任教,途中曾短暫跳槽至普林斯頓大學,並於2002年以29歲之齡、獲得該校評為「終身職」副教授頭銜,但她很快地就回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至今。

 

她與博士共同指導教授巴納吉於2015年結婚,兩人育有一名子女。夫妻二人也是該校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的共同創辦人。杜芙若曾在2010年榮獲,俗稱「小諾貝爾獎」的約翰·貝茲·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

 

法國籍經濟學家杜芙若,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年輕得主,也是第二名女性得獎人。(湯森路透)

 

邁克爾・克默

 

現年54歲的克默,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是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他曾獲得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並被世界經濟論壇提名為「青年領袖」人選之一。

 

六項諾貝爾獎來由

 

全球最高榮譽之一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s)將於7日起,陸續公布本屆得獎名單。從1901年起,每年10月由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與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遴選公布,用以表彰在六種領域中最傑出的人物。

 

由諾貝爾(Alfred Nobel)本人於1895年留下的遺囑中,設立的5個獎項:生醫、化學、物理、和平與文學獎;另外在1968年由由瑞典中央銀行以創立300年為名,增設經濟學獎,讓諾貝爾獎項目增加至6種。

 

獲獎者除將親赴瑞典領獎,亦可獲得國際諾貝爾獎基金會(International Nobel Foundation)頒發的高額獎金,2017年獎金已調漲至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47萬6000元)。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由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和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羅默(Paul Romer)共同獲得。

 

兩人得獎原因為,以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模型,找出氣候變遷與經濟成長的關係,讓全球經濟的長期永續成長、與促進大眾福祉的方法。

 

 

 

多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名單中,僅有一名女性,她就是已故的美國科學院院士、政治經濟學者伊莉諾·歐斯壯(Elinor Ostrom)。她在2009年因對公共經濟治理方面分析,與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威廉姆森共獲經濟學獎。

 

2019年諾貝爾獎名單公布時間表:

 

 

生理/醫學獎:塞門扎、威廉凱林和拉特克利夫

物理學獎:皮布爾斯、麥耶和奎洛茲

化學獎:古迪納夫、惠丁漢和吉野彰

文學獎:彼得漢德克、朵卡萩

和平獎:衣索比亞總理阿里

經濟學獎:14日17時45分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