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衛福部無理反對加熱菸難服眾

秦峻瑋 2019年10月21日 00:00:00
抽菸有害健康、控菸反菸誠屬天經地義,但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應引用偏頗錯誤的資訊做為反對理由。(取自Vaping360 Flickr)

抽菸有害健康、控菸反菸誠屬天經地義,但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應引用偏頗錯誤的資訊做為反對理由。(取自Vaping360 Flickr)

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媒體訪問表態「反對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他說,有人強調加熱菸等新興菸品各項好處,且以「沒有比紙菸壞」主張解禁,但單憑加熱菸對青少年的吸引力,「那些好處,就是我必須反對的理由。」

 

其實,在今年5月美國FDA才剛核准一款加熱式菸品上市,理由包括:一、加熱式菸草氣霧含有的有害物質,平均紙菸煙霧少90%以上;二、加熱菸所含尼古丁含量可滿足紙菸吸菸者需求,促使其轉換非燃燒式菸品;三、證據顯示,加熱菸主要使用者為紙菸吸菸者,對於已戒菸或非吸菸者(含青少年)吸引力為低。

 

FDA在綜合考量上市後整體人口利益與風險後,認為該產品符合「保護公共健康」原則而准予上市。

 

對比FDA核可理由,陳時中因為加熱菸比紙菸有更多「好處」,而反對其進口的說法,實在令人難以理解,難道讓數百萬菸民繼續吸食「比較壞」的紙菸,才是促進全民健康的做法?難道這種拒絕其他可能的選項,限制菸民只能吸食紙菸的菸控手段,會更有助於減輕菸害?

 

「加熱菸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則是陳時中另一個反對的理由,他說,開放新興菸品的國家,青少年使用比率都是倍數成長,但事實上,國際上諸多具公信力的調研報告紛紛指出,加熱菸因風味有限、售價昂貴等因素,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極低」。

 

例如本月10日FDA針對加熱菸品所舉辦的線上說明會,會中,FDA菸草產品中心科學辦公室個人健康科學部副主任蒲莉絲拉再次強調,「我們認為年輕人使用的風險相當低,因為不方便,而且它不像電子煙有各式風味。」現有已上市加熱菸的國家數據也表明,紙菸使用者轉換加熱菸的意願最高,未吸菸者(包括年輕人)使用意願為低。

 

瑞士成癮研究機構(Addiction Suisse)3月發表有關學生成癮研究報告也指出,14歲到15歲學生,使用加熱式菸品的比率遠低於傳統紙菸,這點和美國FDA的聲明完全一致。

 

另外,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委託鳥取大學醫學院尾崎米厚教授,針對日本900萬名青少年飲酒與吸菸問題的普查報告中統計,使用加熱菸的青少年比例是0.1%,只有使用紙菸者的五分之一,約9000人;加熱菸在日本上市已5年,並未發生如陳部長所說的「青少年使用比率倍數成長」的現象。

 

陳部長無視於科學證據,把電子煙、加熱菸混為一談,統統亂棒打死,讓已被證實危害深重的紙菸,繼續寡占市場的菸控政策,最終究竟保護了誰?

 

平心而論,「菸控」在各國政府、包括台灣在內都是一個多角難題,既不得鼓勵,也無法立即全面禁絕,甚且必須將財政收入納入考量,以我國來說,2018年長照基金即有高達78%、約282.52億元來自菸稅,也就是說,菸稅是最大「金主」,一旦減短徵,就會對長照造成影響。

 

菸害是不爭的事實,但全球至今仍有逾億吸菸人口也是既存現實,而菸稅(捐)對財政的「貢獻」更不容忽視,面對多角的菸控難題,歐美等先進國家在兩害相權取其輕下,開始調整傳統菸控政策,一方面提高菸控管制強度,以加重菸商成本,並鼓勵戒菸,另方面對於新興菸品則採取開放態度,希望應用進步的科技,有效降低吸菸者風險,同時適當地保護公共健康。

 

抽菸是不好的行為,陳部長基於公共健康而控菸反菸,誠屬天經地義,但引用偏頗錯誤的資訊做為反對理由,卻難脫愚民之嫌;事實上,有關菸害防制,在台灣早已形成社會共識,連菸民也不敢反對,至於加熱菸,國內有雜音,目前各國做法也不一致,未來無論開放與否,最重要且關鍵的,是相關主管部門必須站在專業、科學與務實的基礎上,審慎考量這項菸品的管制政策,除此之外,一切訴諸於民粹、妖魔化加熱菸的政治操作,非但解決不了爭議,反而凸顯官僚的無知與顢頇,徒然讓台灣淪為國際笑柄,都可以免矣。

 

※作者為歐盟公共政策智庫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