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OUTUBE製作了向香港雨傘革命致敬的影片截圖。(網路截圖)
2015年時,有人用日本歌手中島美雪的歌曲「世情」,在YOUTUBE製作了向香港雨傘革命致敬的影片。又因為近日香港反送中的關係,點閱人次再往上推,目前近43萬人次。以一首非母語歌曲的日文歌曲來說,算是蠻特別的現象吧。
不過,儘管「世情」常和抗爭場面結合,但其實不是很適合表彰抗爭者。
在解釋這事之前,先就中島美雪和「世情」的來歷,做個簡單介紹。中島美雪是日本長青創作歌手;包括鄧麗君、王菲、張靚穎等,近300首華語歌曲翻唱自她的旋律。在日本文部省國語審議委員會裡,她是唯一具有流行歌手身份的委員,相較於其他委員多為文學教授,她在語言或文學的份量可見一斑。
「世情」是收錄在中島美雪1978年專輯的歌曲。1981年被日劇『3年B組金八先生』用在警察進入校園逮捕學生的場面,讓觀眾印象深刻。此後凡是被強制帶走或退場的場面,常常使用這首歌。要補充說明的是,和接受委託、為戲劇量身訂作的歌曲不同,該劇採用時,中島事前並不知道。
中島美雪的歌詞,原本就常有難解之處,「世情」又是其中相當難的一首。「世情」最吸引抗爭者的歌詞,在於副歌的頭兩句:「示威口號的聲浪,流過身旁,在聲音的洪流裡,尋求不變的夢想。」
上段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副歌後兩句,在站定立場的前提下,卻會讓人有點疑惑。「為了與那些人戰鬥,那些阻擋時流,來追求自己不變的夢想的人們。」(官方英譯:To fight against who wants to see unchanging dreams by stopping the flow of time.)換言之,兩方都是有著不變夢想的人們。
站定立場的話,還有其他讓人疑惑的句子是,「看穿如同繃帶的謊言,學者自以為看清了世間。」(官方英譯:Seeing through lies like bandages scholars feel like they are looking at the real world)因為這樣,同樣配上「世情」的、紀念反核學者的影片,便刪去了這兩句(上圖),畢竟它沒有完全肯定抗爭者。
許多創作只存在一種立場,或某種絕對的解釋,但中島美雪的歌詞,不但有讓人自由詮釋的空間,甚至隱含相反的立場。例如她的名曲「線」,因為有倆人交織為布的歌詞,許多人用在婚禮,但它其實沒有肯定倆人結合就是幸福。相遇,或好或壞,只是命定。
擔任宮崎駿卡通文案的日本作家糸井重里說,相對於想要準確傳達作品意思的作者,中島美雪對提問更感興趣,與其給出「是這樣」的答案,她更喜歡「那是什麽?」就這層意義看,搭配「世情」思考抗爭,不管什麼立場,得到的應該不是一往直前的激昂,而是有所保留的重新調整。
不過,用自己的解釋,把「世情」解釋成符合自己立場的人,還是多數。許多人都有被誤解的經驗,中島美雪也說:「語言有它自身的挶限性。可是在承認這一挶限性的基礎上,我仍舊喜歡語言。並不是因為它完美或萬能,所以我才喜歡。而是即便它身上到處都是缺點,但我還是喜歡它。這大概就是愛了吧。」
在假新聞紛飛,主觀詮釋此起彼伏的網路時代,許多人對於文字、資訊、傳達,充滿了無力感;儘管如此,若還是喜歡文字生產,致力於解釋、說明、澄清、討論,哪怕最後事倍功半,甚至誤解更亂,中島美雪的這番話,或許就像樂評說的一樣:「黑夜中的人生,她的歌曲成爲了光。」
※作者為專欄作家、中島美雪介紹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