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為高爾抱不平 希拉蕊也淪「選舉人團」受災戶

郭慧 2016年11月15日 14:51:00
與2000年同黨籍的高爾一般,希拉蕊贏得普選,卻在選舉人團制中敗下陣來。(湯森路透)

與2000年同黨籍的高爾一般,希拉蕊贏得普選,卻在選舉人團制中敗下陣來。(湯森路透)

在逾半年的角逐後,美國總統大位鹿死誰手,在美國時間2016年11月8日終於水落石出。而當政治素人川普(Donald Trump)確定當選後,不僅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支持者難以接受,全球關心選情的人們更是一片譁然。許多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投給川普的人,竟然會比投給希拉蕊的人更多?

 

然而,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成立。

 

畢竟,從「普選票」來看,希拉蕊獲得的「普選票」比川普多了約20萬票。但是美國採行贏者全拿的「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影響了大選的結果。在「選舉人團」制度下,選民只能選出「選舉人」(Elector),再由「選舉人」投票給總統候選人。而候選人只要在一州內獲得最高票數,就可以囊括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 。也因此,在此次選戰中,即便希拉蕊獲得較多的普選票,最後仍與總統大位失之交臂。在此情形下,隨著「狂人總統」成功問鼎,改革選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歷史上的「受災戶」

 

然而,這並非「選舉人團」制度首次惹議。

 

根據《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早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同樣的情節便已經上演。當時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比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George Bush)多了超過54萬的「普選票」;然而,在「選舉人團」制度下,由於票源分布不利,最後高爾仍以266張選舉人票敗給小布希(271張選舉人票)。

 

當初,2人之間還因為佛羅里達州(Florida)「懸空票」(Hanging chads,選民用打洞機投票,有些票上打洞後的圓紙片並未脫落,這些票是否為有效票引發爭議)的問題找上最高法院,最後法院裁定小布希勝訴,結果才塵埃落定。而高爾也成為希拉蕊之前,傑克遜(Andrew Jackson,1824)、蒂爾登(Samuel Tilden,1876)、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1888)之後,「選舉人團」制度的第4位「受災戶」。

 

 

改革未成功

 

而當時,面對民主黨候選人高爾的敗戰,希拉蕊曾這麼評論:「我相信,在民主制度之下,我們必須尊重人民的選擇。對我來說,這表示該是時候放棄『選舉人團』制度,改用普選(popular election)的方式來選出我們的總統。」她說道,「我希望,不再有人懷疑自己的選票,究竟算不算數。」

 

當時的希拉蕊,將「選舉人團」制度視為一種過時的產物,更承諾支持相關立法,改革總統大選選制。

 

 

 

川普批評「選舉人團」

 

事實上,想要改革選制的人,不僅僅是希拉蕊而已。民主黨眾議員麥克諾迪(Michael McNulty)、共和黨眾議員拉胡德(Ray LaHood)也都曾試圖改變選制。甚至連這次選舉中受益於「選舉人團」制度的川普,都曾批評過這項制度——在2012年時,川普因誤認羅姆尼(Willard Romney)在普選票上勝過歐巴馬(Barack Obama,事實上歐巴馬在普選票上也勝過羅姆尼),而在推特上(Twitter)寫道:「對民主而言,『選舉人團』制度簡直是一場災難。」

 

 

儘管如此,「選舉人團」制度仍然沿用至今:雖然拉胡德曾在議會會期中提起這項議案,然而最終卻未能有所改變;至於重砲批評「選舉人團」制度的希拉蕊,則未曾在2001年至2009年參議員任內,提出改革「選舉人團」制度的議案。

 

參議員時不改立法

 

從這個角度來看,川普對希拉蕊的批評,在某種程度上也並非無理取鬧:川普曾在競選過程中,批評希拉蕊「軟弱無能」,認為她在政府機關任職時,明明有機會改變,卻未曾這麼做。在第3場和最後1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時,希拉蕊曾批評川普規避聯邦所得稅。當時川普是這麼回應的:「那麼,你應該要在你是參議員的時候,改變立法吧。」

 

或許,在選舉結果出爐後,希拉蕊至少會在「改變立法」這一點上,同意川普的說法。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