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聿文:香港局勢在等一個事件發生

鄧聿文 2019年11月19日 07:02:00
北京和反動派走到這一步,都在等一個事件發生。(湯森路透)

北京和反動派走到這一步,都在等一個事件發生。(湯森路透)

香港暴力在近期的驟然升級,讓外界益發憂慮事態的進展。包括一些西方國家在內,已經把在香港就讀的學生撤回。誰都難以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

 

我在6月曾著文表示,對泛民來說,如何在保持運動鼓舞人心的同時不使暴力升級,將是對他們的最大考驗。現在看來,泛民選擇了和暴力不割席的策略,而且不準備放棄這種策略。泛民所以要和勇武派捆綁在一起,用我香港一位朋友的話說,他們對勇武者有歉疚心理,因為如果不是後者衝在第一線,港府逃犯條例的修訂就成功了。除此外,他也認為,和勇武派一樣,泛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迫使北京後退,取得抗爭的勝利。

 

北京在給反對派挖大坑

 

我不在現場,無法像這位朋友兼觀察者那樣對這場長達半年的街頭運動有只有在現場才能體會到的感受,但我的政治直覺告訴我,北京和反動派走到這一步,都在等一個事件發生。我不知道這個事件會以一種什麼形式呈現以及何時呈現,然一定是件能夠決定這場運動最後走向的大事。換言之,只有這個事件發生後,運動才會收場。

 

北京實際上是在給反對派挖一個大坑,等著後者跳進去。(湯森路透)

 

複盤整個過程,在我看來,北京或者說習近平處理香港事態的邏輯已經非常清楚,在港府提出修例後,港府和北京都對修例很自信,認為通過沒問題,從而導致特首前期的諮詢事務太粗糙,誤判了香港民意;而在反送中的事件發生後,尤其是勇武者上場後,北京的底線是撤回修例,但對反對派提出的雙普選訴求,是堅決不答應的,並非僅僅是勇武者的暴力抗爭讓北京覺得不該在此種情形下向暴力低頭,而是早在2014年的占中發生,習近平就打定注意不給香港雙普選。北京當然不希望由此引發勇武者的大面積暴力示威抗議,一些認為從一開始北京就有意激怒激進示威者的觀點我覺得是不對的。但在暴力升級且持久不去後,北京雖然表面上譴責暴力,實則希望勇武者的暴力鬧得越大越好。因為這樣無論港府還是自己最後出面清場,就沒有道德負擔,且西方也難因北京的清場而對其採取實質性的制裁措施。

 

從這個角度說,北京實際上是在給反對派挖一個大坑,等著後者跳進去。可以從一些站在中國政府立場的民間或半官方學者所寫和所提的關於處理香港抗議的文章或建議管窺北京一二。我不是說北京授權了他們發表看法,而是他們提出的建議——概括之,就是香港暴力鬧得越大越凶,北京處理起來才更得心應手,反映了北京的想法。四中全會決定對香港問題的強硬表述也清楚顯示了這點。當然,你也可以不這麼看,認為它恰恰說明北京拿這場運動沒轍,只能如此。

 

只是事到如今,香港反對派看不出北京的這個「險惡」意圖嗎?不好講。因為反動派不像北京,後者的思想和決策只決定於一人,而這場運動作為一個整體,沒有一個公認的領袖人物,一些反對派可能認識到北京不會對暴力抗爭退讓,一些反動派可能更樂觀,認為只要和理非和暴力不割席,全民「攬炒」,以魚死網破的精神,保持暴力抗爭的熱度,北京最後一定也會像港府撤回修例一樣,同意他們的訴求。而香港目前的整體態勢,如我的香港朋友所說,支撐了這種想法。

 

暴力抗爭有社會心理基礎

 

按照朋友的描述,香港大部分市民還是同情學生的,他們覺得員警的暴力在先,因此要逆轉暴力示威不易。在他看來,反對派也是在準備一鋪輸清。若朋友對香港社會的心態觀察準確,那麼暴力抗爭在這場運動中就有很大的社會心理基礎。至於暴力升級將香港徹底癱瘓後是否會影響多數市民對學生的同情與支持,現在不清楚,但至少在當下,他們是得到市民的理解和同情的。這就可能預示著,香港的暴力抗爭在今後還會繼續以更大規模更高頻率表現出來。從而,正好落入北京所挖之坑中。

 

香港大部分市民還是同情學生的,他們覺得員警的暴力在先,因此要逆轉暴力示威不易。(湯森路透)

 

在香港抗爭上,我是個悲觀主義者。北京的極權性質和習近平個人的不能輸格局,決定北京面對反對派的抗議,不會退讓;而香港反對派在這場運動中,其實也是不能輸的,一輸香港的反對運動無疑要倒退若干年,香港將更多地被北京鉗制。兩種不能輸就必然產生對決,我當然希望民主在這場對決中勝利,然而,不管誰輸誰贏,既然要以一個事件收場,就如我之前說的,它將以悲劇呈現,現在更是這麼認為。

 

※作者是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