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日前低調公布「自今年11月15日至明年1月17日,所有Google廣告平台暫停接受台灣候選人的競選廣告」。(張哲偉攝)
13日國民黨政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名單公布,其受中國斧鑿痕跡之深,再度勾起台灣人民的「亡國感」,不只知識型粉專紛紛介紹起不分區立委的選制並呼籲國人謹慎投票,Google關鍵字「不分區」的搜尋也飆升百倍。
容易令人忽略的是,Google也在13日默默地公布「自今年11月15日至明年1月17日,所有Google廣告平台暫停接受台灣候選人的競選廣告」。縱然我們無法得知Google是否真如其所言是要「提升台灣社會媒體識讀、數位素養」,但若稍微梳理現在美國政治局勢與美國政策制定邏輯之間的關連,或許能針對此事產生新的觀察,並對台灣的局勢做出更務實的建議。
美國政策的制定邏輯,是一複雜、具歷史性的結果。一般而言,人們會將政策方向歸類至某種意識形態,比如主張政府干預、社會福利方向的自由派,或是主張政府不干預、自由市場的保守派。然而,隱藏在各種意識形態背後的,則是經濟化(economization)考量:支持政府介入市場、輔導弱勢,讓各個團體能夠公平競爭,進而促進多元、帶動經濟發展;或是支持市場機制運作淘汰不適合的產業,政府應該努力維持市場的穩定讓產業自由競爭,產業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時帶動經濟發展…換言之,政策的制定雖說目標團體、初衷不盡相同,但內嵌的邏輯都是要提升美國的經濟表現。
美國的政治情勢或許有長久以來的脈絡,但在中國議題上,卻明顯地看見國會上的共識,尤其在中美貿易戰浮上檯面之後,美國國會更是陸續通過了《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以及《台灣安全法案》等友台法案,顯見美國的政策方向由過往的「與中國合作」漸漸轉向「與中國對抗」。
觀察美國的政策制訂邏輯與近期政策制定方向,可以合理推斷美國制定「友台政策」不只是在國際場域上表態反對中國不開放市場的國家方向,更是認為與中國對抗能夠讓美國的經濟成長,而這顯然不只發生在美國政府內,連美國企業都已間接用行動表現出來,Google針對台灣選舉的行為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企業與中國企業不同,中國企業因為法律與政治因素受到政府控制;美國企業則相反,企業為了追逐利益不一定會與政府同調,反而還會試圖影響政府的決策。
就美國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儘管自去年起美國國會議員、智庫等單位即不斷提出中國影響他國選舉的報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更於今年六月系統性地指出中國干預台灣選舉的詳細解析,但實務上Google卻不需要配合政府的政策,跟著批判「假新聞」並展現企業責任杜絕中國利用大量資金影響台灣…除非,Google也認為此時不接台灣選舉的廣告對於公司的發展是有經濟利益的。
就這樣梳理下來,結果已經顯而易見:美國政府判斷「與中國對抗」實務上能夠提升美國經濟表現,美國企業認為「不隨中國起舞」能夠在未來獲得利益。內部還在爭論經濟發展是否要依靠中國的台灣或許能將美國的政府與企業行為當作借鏡,在內政與外交上更審慎的評估是否要依靠中國。
美國政府與企業並非完全基於「自由、平等」等價值做出決策,甚至完全是為了美國的經濟利益,然而就結果而言,對台軍售捍衛台灣安全、通過友台法案保障台灣地位、阻擋中國透過自由市場機制影響台灣選舉…就結果而言,美國在幫助台灣,若台灣人自己還不爭氣,讓不分區立委名單「滿江紅」的政黨拿到他們不應得到的席次,不只是辜負了自由世界的期待,還會在經濟上產生不好的後果,更是會讓香港人民現在用生命點燃的抵抗之火燒向台灣。
明年的選舉,不論是為了台灣長遠的經濟發展還是為了民主自由的價值,我們都應該要謹慎的沈是中國勢力與其爪牙。台灣一定要用選票築起「防火牆」,守住台灣未來的經濟生活、守住台灣的民主與自由!
※作者為研究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