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在「堅守防禦」與「主動出擊」之間,要如何拿捏,就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畫面為F-16戰機在台灣領空巡弋。(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日前傳出國防部已同意空軍開始評估研發空射型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可行性,未來計畫掛載在IDF戰機上發射。由於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本身的射程已超過一百公里,再加上IDF戰機掛載副油箱以後的作戰半徑,台灣將可打擊一千公里以外的敵方艦隊。在中國快速發展航空母艦、兩棲突擊艦、大型驅逐艦的情況下,空射型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可做為台灣最具嚇阻力的武器。等未來國造的潛艦也成軍服役後,台灣的打擊能力將可進一步向外延伸,除了水面艦隊外,還擁有完整的空中、水下長程反艦作戰能力。而這也讓國軍必需開始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怎麼運用這些長程打擊兵力,才能發揮最佳的作戰效果。而事實上,這並非一個全新的問題,因為過去台灣政府就曾經提出過「決戰境外」的概念,希望將戰場鎖定在台灣本土之外。
過去「決戰境外」的概念被提出來,有其時空背景。就軍事上來說,那剛好是台灣新一代兵力陸續到齊的時刻,空軍首度擁有F-16A/B Block 20戰機,可以發射空射型的魚叉反艦飛彈,同時海軍剛服役的成功級飛彈巡防艦也擁有艦射型的魚叉反艦飛彈。飛彈的射程加上戰機與巡防艦的作戰半徑,讓台灣可以在境外對敵方艦隊發動攻擊,整體戰力要強上許多。過去台灣只有老舊的陽字級驅逐艦可以出海對抗敵方艦隊,而空軍甚至沒有空射型的反艦飛彈,只能使用傳統炸彈進行最基本的炸射。而在政治上的理由,則是希望將戰場轉移到境外,以避免戰火蔓延到台灣本土。積極一點來想,是希望在境外就挫敗敵人進攻台灣的企圖,而消極一點來看,這是想要避免台海戰事造成的平民死傷,同時也消弭台灣社會對於戰爭的恐懼心理,有其民心上的考量。
只是「決戰境外」這樣的作戰思維適合台灣的防禦作戰嗎?這會是一個有效的戰略嗎?其實持平一點來說,這種「決戰境外」的想法,有其優點與缺點。就優點來說,將防線向外推可以彌補台灣缺乏戰略縱深的問題,由於台灣是個土地面積狹小的海島,一旦敵人可以成功登陸,台灣沒有與之周旋對抗的充足空間,因此將作戰的戰場前推到大海之上,不止可以先發制人,削弱敵方艦隊進行登陸作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今日海軍艦艇的防空飛彈射程都動輒接近一百公里,若讓敵方的海軍艦艇可以靠近我方海域,將對我方的戰機形成極大的威脅,甚至可以封鎖我方的空域,讓台灣處於更不利的作戰形勢下。更何況中國正在積極發展航空母艦,若台灣擁有更長程的反艦能力,也能在戰時嚇阻敵方的航空母艦靠近台灣附近海域並派出艦載機發動攻擊。
但是「決戰境外」的缺點在於,守勢作戰最有效的戰術往往是掘壕固守,才能發揮守軍的優勢。特別是台灣是個海島,四面環海而且多數時候海象不佳,沿岸海灘淤積嚴重,不易登陸,因此是個易守難攻的環境,極有利於台灣守軍擊其半渡之時。一旦台灣的守軍選擇出海與敵方決戰,則不僅放棄了這個優勢,在茫茫大海之中,中國解放軍的戰機與軍艦,在數量上遠遠超越台灣部隊,完全可以抵銷國軍在人員素質與武器性能上的些微領先。而借鑑歷史教訓,蒙古大軍以騎兵無敵於草原之上,但騎兵速度快卻拙於攻城,因此南宋選擇堅守不出,避免與之在曠野中決戰,靠著厚實城牆抵禦蒙古多年,直到最後放棄了這個的策略,改採主動出擊的方式,希望減輕大軍圍城的壓力,才慘遭圍殲。因此堅守不出並不一定是怯戰,有時這才是最有效的防禦方式。
所以國軍在「堅守防禦」與「主動出擊」之間,要如何拿捏,就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特別是中國解放軍近年來屢屢藉著遠航訓練為名,派遣軍機或軍艦繞行台灣本島,已證明中國有能力從台灣東部發起攻擊。而共軍戰機也屢屢從中國的東南部出海,蓄意逼近海峽中線,並派遣軍艦定期在中線以西巡航。很明顯是以東西夾擊之勢,企圖逐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讓台灣防禦縱深不足的問題更為雪上加霜。面對這樣的新威脅,台灣當然不能坐視不管,除了研發空射型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讓IDF戰機也擁有制海能力外,新購的一個聯隊F-16V戰機未來也應該會部署在台東的志航空軍基地,而讓台灣東部地區擁有兩個F-16V戰機聯隊,除了可以增強防空能力外,也能掛載發射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將大幅增強國軍對台灣東部海域的打擊能力。
因此台灣未來購入的新武器與擬定的戰略,應該要能反制中國壓縮台灣防禦空間企圖,畢竟盲目地想要「決戰境外」,只是自失守勢作戰的優勢,但若因國防資源不足,而緊縮防線,將重要的戰略空間拱手讓人,也不是明智之舉。只是要如何界定何者是台灣必需寸土不讓的重要防禦空間,何者已經超出台灣的防衛作戰能力,而沒有必要浪費資源去防守,那就是要取捨的難題了。舉例來說,如金門與馬祖這樣的國土,有其歷史因素與不得不駐軍的政治考量,但其實以目前的兩岸情勢與作戰形態,金門與馬祖早就失去拱衛台灣海峽,提供台灣本島防禦縱深的功能,在戰時也很容易成為敵軍「圍點打援」、甚至是「圍困要挾」台灣政府的籌碼。面對這樣的情況,台灣應該要事先規劃好策略,以避免在戰時徒然消耗兵力,而正中敵方的下懷。
台灣的確有需要仔細思考並評估,何者才是戰時需要主動出擊,積極固守的關鍵目標,就目前來看,這可能包括有助於台灣爭取防禦縱深的戰略要地、台灣附近的重要國際航道、敵方的關鍵軍事設施、來犯的高價值敵軍目標等。像扼守台灣海峽北端入口的東引島,就是戰略價值最高的離島之一,也因此目前島上擁有天弓防空飛彈與岸射型反艦飛彈,在各外島的駐軍員額不斷削減之際,惟有東引島上的部隊不減反增,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而位於台灣海峽之中的澎湖,一直以來就是拱衛台灣本島的重要據點,任何打算接近台灣西部海域並發動攻擊,或是想要直接從本島西部海岸登陸的敵人,都有可能受到澎湖守軍從背後突襲,而想攻擊澎湖的敵人也會遭台灣本島的守軍從側翼圍攻。若敵人選擇同時攻擊台灣本島與澎湖,則必需冒分散兵力的風險。
就因為東引與澎湖在台海防禦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歷來的演習也常著重於增援東引與澎湖,如近年來國軍多次演練以大編隊的武裝攻擊直升機與運輸直升機從台灣本島跨海飛抵澎湖,年度的漢光演習也在澎湖演練登陸與反登陸作戰。澎湖與台灣本島在防禦作戰上可謂互為犄角,更與東引構成一個三角型,成為了台灣本島在面對中國武力威脅下的前進作戰基地,提供了寶貴的些許戰略縱深。每年的固定時節,空軍還會派出天鉤部隊,讓戰機前進部署到澎湖的馬公機場,以爭取更佳的攔截時間,都說明了這兩個離島的重要性,也是台灣一定要積極防守的關鍵目標。而在中國的軍機開始出現在台灣東部空域後,國軍的鷹式防空飛彈也已經進駐了綠島,以進一步增強東部地區的空中防禦,因此未來在台灣東部的綠島或蘭嶼,其重要性也可能會逐漸提升。
而若將視野放大到整個西太平洋來看,台灣因為身處於重要的位置,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戰略性島嶼,扼守整個大陸通往大洋的關鍵出海口,這是台灣的重要資產也是引來武力威脅的原因之一。而隨著全球化興起,海空航運變的越來越密集與繁忙,台灣也因此成為了海空運輸的重要樞鈕,附近海域擁有很多條重要的國際航道。對台灣來說,在承平時期維持這些航道的安全與通暢,有助於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而在戰時控制或封鎖這些航道,則不止可以維持能源生命線,引發國際關注,做為爭取外援的籌碼,也能阻止敵人利用這些航道入侵。當然中國也十分清楚這一點,過去利用開通M503航線來壓縮台灣的空域,就是一種以民航手段來蠶食鯨吞的策略,台灣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不能單純只考慮飛安因素,更要瞭解中國背後的軍事企圖。
此外,敵人在台海附近的重要軍事設施,當然是國軍打擊反制的重要目標,進可以消除可能的威脅,退可以打亂敵人的攻台計畫。問題在於兩岸的政治情勢極為敏感,台灣也不願意主動挑釁,因此對於這種事諱莫如深,連外交部長接受外國媒體訪問,談到台灣所制定的攻擊防禦計畫中,不排除空襲福建省,都被國防部嚴正否認。但可能用來攻擊台灣的解放軍地面部隊大都駐紮在福建省,會威脅到台灣的防空飛彈與空軍基地,也多數在台海對面的福建沿海一帶,如果在戰時台灣不攻擊這些目標,那發展萬劍彈、劍翔反輻射無人機、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要幹什麼?因此在戰時跨海攻擊敵方的關鍵軍事設施,絕對是有必要也一定會去做的事。只是台灣目前選擇自我克制,閉口不談,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台灣在兩岸的輿論戰與心理戰上屈居下風。
而同樣的道理,搶先一步攻擊敵方逼近我方海域的重要目標,也是研發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增程型的關鍵原因。如中國的兩棲登陸船團或未來將會出現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都是最應該優先攻擊的目標,因為除了可以消除敵情威脅,一旦摧毀敵方的兩棲登陸艦隊就能扭轉戰局,讓台灣先立於不敗之地,擊沉敵方的航空母艦更有政治上的極大效果。中國過去千方百計阻撓台灣取得潛艦,就是因為台灣若擁有更多的潛艦,就更有機會達成這樣的目標。而若回顧過去國軍的歷史發展,其實可以看出,台灣已經慢慢從完全的守勢作戰,發展出一定能力的遠距攻擊能力。甚至包括輔助性武器,如航程更遠的P-3C反潛巡邏機、安邦早期預警雷達、E-2K預警機、偵察無人機等都已陸續服役,是時候國軍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整合這些武器系統,以先發制人。
戰火無情,台海若發生戰事,絕對會波及台灣本土,否則台灣何必每年進行後備軍人動員,還編成地方守備旅,這一點必需讓全民明白,畢竟有心理準備才可能會有堅強的抵抗意志。但「決戰境外」的觀念也非一無是處,畢竟攻擊永遠是最好的防禦,台灣雖然採取守勢作戰,但是靈活運用兵力並主動出擊,是台灣避免陷入被動的重要關鍵。在政治上採取低調不挑釁的策略,不代表在國防上就要處處自我設限,有些事的確是「只能做不能說」,但在這個媒體戰、資訊戰先行的時代裡,這樣的策略是否需要調整,有討論的空間。更何況「不說就不做」也往往是國軍的陋習,我們的確較少在各種演習或訓練中,看到國軍發展更傾向攻勢作戰的思維。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守勢作戰是正確的方向沒錯,但主動攻擊往往才能制勝的關鍵。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