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向望》導演鄭文堂(左至右)、蘇奕瑄、朱平(蔣銀珊攝)
公視台語台推出首部自製戲劇《自由的向望》,監製鄭心媚邀請朱平、蘇奕瑄、鄭文堂三位分屬20、40、60歲世代的導演,個別拍攝三部30分鐘的短片,從他們所屬世代的觀點,談論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在近六十年來的危機、轉變、希望和隱憂。
朱平編導的《回來就好》發想自李明哲事件,描述國中生冠民的爸爸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卻自此家人失聯、音訊全無,再次聽到他的消息,是中國政府宣布以觸犯法律之名將他拘捕並起訴,媽媽深怕高調的舉動會為家人帶來意外的悲劇,於是選擇沉默,母子間的隔閡因此逐漸擴大。
朱平表示,像李明哲事件這樣的事情,在台灣基本上已經不是個案了,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這樣的風險,「我希望這支片子可以讓大家理解這樣子的資訊,理解到我們生活在台灣可能有這樣的風險。」
朱平又說,以他的年紀,基本上沒有經歷過所謂不自由的年代,但是正因為這樣反而更應該去了解過去的歷史,知道這一切有多麼得來不易之後,你才會有更有動力去保護它,「比如說投票,就是你現在可以保護自由民主的方法。」
蘇奕瑄編導的《家族無共識》是一部黑色喜劇,以三一八學運作為背景,描述一家人為了替阿嬤的忌日做對年而回到老家,眾人表現上看起來和樂融融,但實際上卻各有心思。蘇奕瑄以這一家人當作台灣的縮影,描述各個世代不同的政治想像,並呈現世代之間的溝通不良。
蘇奕瑄表示,他在國高中仍要讀三民主義的年代長大,家裡的政治傾向也比較偏藍,「我在那樣的家庭長大,其實我小時候是政治冷感的」,直到後來她到法國留學,知道別人是怎麼看台灣之後,才開始主動認識台灣的歷史。
蘇奕瑄又說,因為資訊發達,他們這一代跟上一代對於民主自由的想像是非常不一樣的,現在選舉將至,他的「同溫層」裡對父母輩都有一些擔憂,「這個世代的鴻溝好像都一直出現在家族裡面」,她認為三一八學運對年輕世代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於是決定用它作為背景,透過一個家庭講述台灣不同世代之間的差異和衝突。
鄭文堂編導的《吹海風》以現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為主角,描述1986年,因為美麗島事件而被捕的陳菊,經歷六年多的牢獄生活終於獲釋,出獄那一天,警備總部開車送她回家,經過台北到宜蘭之間的濱海公路時,陳菊感受暌違多年的海風,眼眶不禁紅了起來。本片會穿插回憶和想像,知名台獨運動家陳智雄也將現身。
鄭文堂表示,什麼樣的人就會拍什麼樣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因為創作就是有感而發。他是1958年出生的,台灣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之中,有一段是他的成長過程,所以他對戒嚴有一定的親身感受。「我是在那種氣氛中長大的孩子,所以我會拍美麗島事件、(拍)戒嚴時代的那種氣氛。」
鄭文堂說:「經歷過那個黑暗,所以你會覺得那個光芒很重要,你不要再把自己的光遮起來。」他強調,從戒嚴時代一路走來,到現在大家都可以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政治主張,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所以他的創作核心,就是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光、要好好的保護它。
《自由的向望》雖然是公視台語台的自製戲劇,但是並沒有嚴格限制台語使用的比例。監製鄭心媚表示,希望盡量以台語為主,比例上自然就好,不過後來三位導演對台語都蠻堅持的,片中的台語大概有到八九成以上。
鄭文堂甚至在與工作人員溝通時也大多使用台語,他表示,其實很多人都有說台語的能力,只是不習慣講、或者沒有遇到需要講的場合,因此他會鼓勵演員跟劇組成員在拍片現場盡量講台語,即使有點困難也沒關係。
蘇奕瑄表示,因為家庭因素,他聽得懂台語,但是不太會說,幸好這次她找的演員台語都很好。朱平則說,他的主角是一名國中生,這造成他選角上的困難,因為在台北要找到台語流利的國中生很不容易,甚至他的另一部作品,要找二十幾歲台語流利的男生來演出,也很困難,講台語的人真的越來越少。鄭文堂笑道:「所以台語台很重要。」
《自由的向望》將採取三部短片連播的形式,預計12月18日下午1點半於光點華山電影館首映、12月22日晚上8點於公視台語台播出,詳細資訊可鎖定「自由的向望」官方臉書。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