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振良(左)、台大校長楊泮池(右)掛名的論文涉嫌造假。 (翻攝自蘇振良實驗室臉書和台大網站)
台大校長楊泮池等多名台灣學者的學術論文被踢爆造假後,如今已在網路學術論文討論平台「PubPeer」上吵得沸沸揚揚。一名平台的討論者18日針對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振良、楊泮池、台大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等人掛名的一篇學術論文中指出,裡頭的圖表有用繪圖軟體Photoshop進行「凸顯」處理,也有的地方用Photoshop塗掉。
PubPeer平台上熱議的這篇文章由蘇振良掛名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則是台大校長楊泮池。此外,還有另外10名其他作者。有參與討論者點名,掛名共同作者之一的Mien-Chie Hung(洪明奇)來自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我很好奇他在這篇有問題的論文中所扮演的角色。」洪明奇同時也是中研院的院士。
這篇被熱議的論文名為《The VEGF-C/Flt-4 axis promot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ancer cells》,內容與癌細胞有關,此領域為蘇振良、楊泮池、洪明奇、郭明良等人的專長。不過,參與PubPeer平台討論的「peer 6」指出,這份報告用Photoshop把編號2G的圖「凸顯」處理後,凝膠圖像(gel image)和下方左側的地方也被用Photoshop給塗抹掉了。
參與討論的「peer 7」18日指出,這篇2006年出版的論文已經被引用了343次,但其中的部分圖表「如此、如此地糟糕」(so, so, egregious),違背了科學的規範。這名評論人還說,這赤裸裸地顯示出「科學研究出版過程的徹底失敗」。他認為,審查論文除了閱讀論文本身外,還應該一併審查支持論點的原始資料,「絕不應該有任何隱藏」。
消息來源向《上報》透露,儘管捲入爭議的研究人員對PubPeer平台上的匿名批評不表認同,但論文審查本來就是採取匿名方式進行,只是由於全球化與電子通訊技術不斷進步,導致出現審查人在知道作者身份後,有刻意開綠燈或封殺的狀況。消息來源說,目前已有很多期刊開始試行「雙盲審查」制度,讓作者和審查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以減少非學術活動與檯面下交易。
消息來源指出,PubPeer平台上的peer1、peer2與reviewer1、reviewer2等在本質上並無二致,網站管理者也知道他們的身分、電郵,其資格都必然是學術論文的第一或通訊作者。另外,期刊編輯有論文作者和審查人雙方的基本資料與通訊方法,所以知道PubPeer的發文者至少是已發表過國際學術期刊的博士候選人,且通常至少是擔任通訊作者的實驗室負責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