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70周年,29個成員國領袖齊聚英國倫敦的峰會。(湯森路透)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12月3、4日在英國倫敦舉行,29個成員國領袖齊聚於此。
從1949年成立迄今70周年,北約的規模從最初的12國倍增至如今的29國。但是這個被譽為歷史上最成功的軍事同盟組織,真的有變得更加強大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當前無論是俄羅斯的潛在威脅、成員國軍費支出的比例分配,以及土耳其與美國對敘利亞的決策,皆是北約領導人必須共同面對的考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成立於1949年,是以美國為首、與歐洲國家合作的軍事同盟組織,旨在冷戰(Cold War)期間抵禦蘇聯的擴張。其在未經歷大型戰爭的情況下,見證蘇聯政權的垮台,及其共產體制的結束。
1990年代冷戰結束,北約的第一個軍事行動是介入1993年爆發的巴爾幹半島戰爭。此後,北約展開邊界範圍以外的「區域外行動」(out of area operations),特別是針對阿富汗的行動,以及其他反恐戰爭。
Troubled Nato not in party mood for 70th birthday https://t.co/HZWZchFgLS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2019年12月2日
此外,從創立之初到1990年代冷戰結束,北約的規模擴大將近1倍。如今北約有29個成員國,北馬其頓(North Macedonia)也即將列入其中。
不僅如此,北約在穩定歐洲新興民主國家中發揮關鍵的作用。無論是波羅的海或是巴爾幹半島國家,北約都賦予他們信心、將他們納入這個強大又安全的體制之中。
但是成員國增加、組織規模擴大,真的有讓北約變得更加強大嗎?
英國的國防分析專家克拉克(Michael Clarke)的答案是:「沒有。」
克拉克承認北約的確是世界史上最成功的軍事同盟組織,但是他也指出:「如今約有30個成員國,與原本只有半數的時期相比,實力卻只剩一半。即便北約仍然具備許多功能,但是正在面臨問題。」
然而,北約內部卻將組織的擴張視為一件好事,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Jens Stoltenberg)更將此形容是「歷史性的成功」,該聯盟有助於民主與法治的散播。
曾被蘇聯占領、併入的國家如波羅的海三國(Baltic republics)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以及曾是蘇聯主導的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成員國波蘭,皆在2004年加入北約。
《BBC》指出,由於這並非是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所樂見,因此俄羅斯正在盡其所能反擊,加強其核子武器的軍事能力,並且尋求在國外重新發揮影響力,如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就是一個具有爭議卻成功的例子。
NATO guarantees the security of our territory & our 1 billion citizens, our freedom and the values we share.
— Jens Stoltenberg (@jensstoltenberg) 2019年12月4日
📰 Read the whole #NATO Leaders’ meeting statement here: https://t.co/rw2wE81EU8#NATOmeeting | #NATOLondon pic.twitter.com/ACEyNX30HL
近年,俄羅斯在歐洲因為網路攻擊而受到批評,該國藉此試圖影響選舉,甚至分別在英國倫敦和南部索爾茲伯里(Salisbury)以放射性武器和化學武器進行政治謀殺。
《BBC》提到,即便俄羅斯強烈否認在索爾茲伯里對俄國前間諜進行攻擊,卻引來許多北約成員國驅逐大量俄羅斯外交官和情報人員。
如今,有人將這樣的局勢稱為新冷戰(new Cold War),但是這個冷戰又與1940年代以後的美蘇對抗大相逕庭。
克拉克指出:「西方世界對於政治共識存在問題,而這讓普京(的介入)變得輕而易舉。俄羅斯在接下來的10年或20年,將對北約造成真正的麻煩。但是除非我們讓他們有機可趁,否則他們不應該成為對我們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挑戰。」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from all 2⃣9⃣ #NATO Allies, + North Macedonia, are meeting in #London.
— Oana Lungescu (@NATOpress) 2019年12月4日
Leaders are marking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Alliance & are expected to take a range of decisions to adapt NATO for the future.#NATOmeeting
➡️ https://t.co/MGPhzRxe3M pic.twitter.com/Gq5XtiBYrb
克拉克認為,俄羅斯正在利用西方固有的弱點以實現該國的目標,「若是西方世界和西方民主國家沒有足夠的凝聚力處理這個威脅,而此刻我必須說他們正是如此,那麼俄羅斯未來將會在歐洲安全議題上發揮重大的影響」。
對於俄羅斯如何發揮影響,克拉克提到:「他們將會主導會議的議程,他們將會限制人們的選擇,他們將會恐嚇,並且藉由一定程度卻不明顯的方式進行脅迫。」
近期,北約成員國同意一項新方案,即在盟國之間分配北約的中央預算費用,當中包括布魯塞爾總部和其他共同資助項目的預算。
根據《BBC》引用北約的數據顯示,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軍費支出比例將由原本的22%降至大約16%,而防禦資源相對落後的德國也將負擔與美國同樣的比例。
這個新方案的目的是為了安撫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於美國長期支付比他國更高額軍費的不滿。不過組織的軍費分配問題本來就長期困擾著北約,並非是因為川普的批評才出現。
無論如何,北約各成員國如今已經承諾在2024年以前,實現各國以2%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作為軍費支出。不過目前仍有許多國家所支付的比例不到2%GDP。
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11月接受《BBC》訪問時,稱北約陷入「腦死」(brain-dead)。
即便此番言論引來抨擊,但馬卡宏又於日前再次強調他的論點。他堅稱盟國不應該總是談論軍費支出的分配問題,而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協議基本的戰略決策。
馬卡宏多次批評美國從敘利亞北部撤軍、讓昔日與其並肩作戰的庫德族陷入困境,以及土耳其勢力進入敘利亞,因為兩國對敘利亞的決策皆未與北約的盟國協議。
"I fully stand by what I did" in calling #NATO brain-dead, says French President Macron, with Sec Gen @jensstoltenberg. He says he's "glad" about the controversy it caused because "maybe we needed a wake-up call." pic.twitter.com/3KQnXRT7QL
— Teri Schultz (@terischultz) 2019年11月28日
但是,土耳其認為法國對庫德族太過友善,而是希望北約能夠支持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地位。此外,土耳其近年也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飛彈系統,引發西方盟國關注。
儘管土耳其可能為北約帶來許多麻煩,有些分析師也懷疑土耳其是否該繼續待在北約,但是《BBC》指出,該國的規模和地理位置卻又使其成為北約重要的合作夥伴。
北約成立迄今70周年,世界已經發生劇變。如今的國際局勢與北約在1990年代取得的冷戰勝利已經有所不同。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 welcomed #NATO Secretary General @jensstoltenberg and the leaders of the Alliance’s 2️⃣9️⃣ member countries + 🇲🇰 to #London at a Buckingham Palace reception.
— Oana Lungescu (@NATOpress) 2019年12月3日
Read more: https://t.co/KP926Xz19v pic.twitter.com/il41MdVBmt
《BBC》指出,也許馬卡宏所謂的「腦死」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卻切中要點。北約領導人必須回歸策略,並且思考該組織未來的發展方向。
北約將如何應對俄羅斯的威脅?是否需要重新考慮組織的策略?對於中國的崛起是否應該採取同樣的態度?在21世紀的世界又該優先考慮什麼事項?這些都是北約領導人必須思考或即將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