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中國 北約就團結不起來了

韋行之 2019年12月09日 07:00:00
北約受到內部結構、領導人之間各懷鬼胎、以及與中國不同程度商業利益糾葛等複雜因素影響,要能有效因應俄國和中國的挑戰,仍是困難重重。(湯森路透)

北約受到內部結構、領導人之間各懷鬼胎、以及與中國不同程度商業利益糾葛等複雜因素影響,要能有效因應俄國和中國的挑戰,仍是困難重重。(湯森路透)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本月初在英國倫敦郊區城市瓦特福召開,適逢北約成立70週年,29個成員國在面臨全球詭譎情勢變遷的情況下,提到中國與俄羅斯對北約帶來挑戰。最特別的是,這也是北約首次提到中國對這個歷史優久安全盟邦構成挑戰。

 

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有提及所謂「集體防衛權」,亦即任何對於北約盟國的軍事攻擊,被視為對所有北約成員國的攻擊,北約必須共同進行防禦。本屆北約共同聲明也提及美國最為關切的「第5代行動通訊技術」(5G),強調北約和盟邦致力確保包括5G在內的通訊安全。

 

儘管今年的北約峰會看似對於重大議題正式有所表態,但這個被批評組織過於鬆散的安全同盟,能否真正放下各自成見,相互尊重以凝聚更強的共識與團結,不被俄、中兩國分化,才是攸關北約能否繼續發揮角色的關鍵。其中三大變數考驗北約未來的影響力:

 

首先就是川普的強勢態度。去年川普出席北約峰會時,延續他競選時的外交政策主張,要求美國的安全盟邦要負擔更多安全防衛的經費。其實美國這個態度並非源自川普,而是具有政策的連貫性,只是川普給盟邦施加的壓力較大,態度也更強勢而明確。

 

川普對北約的要求很簡單,就是以美國國防支出占其國內生產毛額(GDP)3.4%的標準,希望歐盟與加拿大能夠有所提升。川普在去年北約峰會上,直接喊價,要求北約盟國承諾將GDP的4%用於國防,當時美國與北約盟國的相互默契是2%,而且必須在2024年前達成。

 

雖然北約盟國對川普抱怨連連,多數卻也只能接受。北約秘書處也表示今年以來,德國已調高在北約的國防負擔比例,與美國同樣達到16%,另外兩個歐洲強權英國和法國則仍未達到10%。但有鑒於美國的影響力仍然強大,北約成員國只能逐年調高軍費支出,增幅最大的是中、東歐國家和土耳其。

 

2%這個「魔術數字」

 

在川普登高一呼之下,目前北約成員防務支出占其國內GDP比率超過2%的國家除了美國,還有希臘、英國、愛沙尼亞、羅馬尼亞、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保加利亞等國,明確呈現是針對來自俄國的軍事威脅。美國也在羅馬尼亞部署陸基飛彈防衛系統,在波蘭也正在興建陸基式飛彈基地,同時美國也在土耳其佈署預警雷達系統,與在地中海的美軍飛彈攔截系統組成防禦網。其他北約的歐洲盟國防務經費占其國內GDP比例也介於1%到1.99%之間,其中法國是1.84%,德國是1.36%,北歐國家如芬蘭也達到1.8%。

 

2%這個「魔術數字」是川普設定的底線,背後也暗藏美國軍火工業的利益。川普當然明白必須全體適用,但主要目標仍是德、英、法等大國。但川普的態度過於高高在上,讓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很難拉下面子配合。英國則正陷於「脫歐」紛擾,首相強生的當務之急是先成功贏得12月12日的國會大選,因此主要國家領導人與川普之間的心結是另一項不確定因素。

 

例如馬克宏上個月對北約進行抨擊,宣稱北約處於「腦死狀態,強調北約應該將重心多置於對抗伊朗恐怖主義。馬克宏還建議北約應重啟與俄國的戰略對話。對於如何因應「中國崛起」對北約帶來的挑戰,馬克宏在這次峰會也表達若干與川普不同調的立場。馬克宏雖然同意必須有效制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但馬克宏並不接受川普將中國視為「敵人」和「對手」的論調。

 

馬克宏上任以來,在外交領域屢屢展現不同於歐盟和北約的看法,除了「北約腦死論」,更早之前他還主張要建立「歐洲自己的軍隊」。過去十年來,德國總理梅克爾儼然是歐盟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但隨著梅克爾風華不再,退休之日進入倒數計時階段,英國也因「脫歐」而無暇它顧歐洲事務,讓年輕的馬克宏野心勃勃,有意成為歐盟實質上的領袖。只不過馬克宏固然占有天時之利,想在國際與外交事務上打出一片天,但他在法國內政上支持度快速墜落,在年金改革得罪許多民眾,「黃背心」運動燃燒年餘,仍不見熄火。如果他未能確保國內政治領導俾延續政治生涯,未來恐怕也很難想要在歐盟呼風喚雨。

 

最後關鍵就是北約與歐盟如何看待中國?北京挾其「一帶一路」計劃進入歐洲,已經引發警訊。連續6年由中國在中東歐國家首都舉辦的「十六加一會議」今年已成為「十七加一會議」,被德國等歐盟大國批判為分化歐盟之舉。

 

「一帶一路」深入歐亞

 

這次北約峰會,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發表演說,警告中國在全球擴增影響力之外,也明言中國對北約構成威脅。他表示,中國的國防預算是全球第二高,也擁有射程可達歐洲和美國的長程洲際飛彈。在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作為更為強勢,北京的影響力透過「一帶一路」深入歐亞,甚至持續往北極和非洲邁進,並在歐洲進行許多基礎建設和網路投資。因此史托騰伯格強調,中國對北約構成挑戰,但也是對北約團結帶來機會。

 

本屆北約峰會最特別的還有針對中國的5G技術表明立場。美國已經清楚警告北約和歐盟中國通訊公司華為的風險,構成對特定國家與歐洲安全的危害。但儘管美國要求歐洲國家共同抵制華為產品,卻無法讓歐盟與北約採取一致性的作法。

 

歐盟內部對於是否要抵制華為等科技公司提供的5G技術,正處於激烈論辯之中,爭論焦點在於若是不加以禁止和抵制,要如何進行有效的規範?德國政府強調不會禁止華為,但會採取更嚴格的審查以及安全防護系統與法規的布建。法國在私底下對華為也採行更嚴格的審查標準。英國則以國會大選在即,選後才會針對華為議題正式表態。

 

但事實是,今年以來波蘭已經查獲並逮捕華為5G科技的零件供應商,理由是該供應商提供華為5G技術作為竊取波蘭國安情資的管道。荷蘭最近也破獲華為相關供應商竊取政府與商業機密的案件。捷克政府資訊安全部份在年初針對華為和中興等具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背景的通訊科技公司以及其供應商發出警告令,同時強化國內資安環境與法律體制的規範,無奈捷克總理過於「親中」,很可能出現防範華為的缺口。

 

由此觀之,縱使北約已經公開承認中國的威脅和挑戰,但受到內部結構、領導人之間各懷鬼胎、以及與中國不同程度商業利益的糾葛等複雜因素,一個團結的北約真要能有效因應俄國和中國的挑戰,前途仍然困難重重。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