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前秘書長滕西華與障盟新推出的立體書《就是要玩》(蔣銀珊攝)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障盟)近日推出以「共融遊戲場」為主題的立體書《就是要玩》,希望能讓小朋友學習如何跟身障的小朋友同樂。這是繼繪本《公雞不見了》、遊戲書《無障礙城市大探索遊戲書》之後,障盟第三本以兒童為目標族群的出版品。
障盟前秘書長滕西華表示,障盟明年即將迎來三十週年,在NGO裡面算是歷史悠久的,雖然過去他們一直持續在做身障領域的倡議,但是在兒童的部分著墨比較少,因此近幾年障盟特別加重了對兒童的關注。
滕西華談到,有時候在路上,如果小孩子對一個身障者感到好奇,想要接近對方,父母都會趕快把小孩拉走,這種反應有可能是因為不了解、不知道怎麼互動,也有可能是害怕。她認為,比較可能是因為不夠了解,而了解是接納的第一步。
滕西華認為,關於了解身障者這件事,小朋友其實不需要大人來教:「他可以用他小時候(能)理解的方式,因為我們對人的認知是從小開始累積的。」所以障盟開始做繪本、做遊戲書,並邀請身障小朋友跟一般小朋友對話。
宣導過程中,滕西華發現小朋友的接納度其實很不錯,比如他們在介紹身障的同學時,會介紹「這是我同學」、不會介紹「這是我坐輪椅的同學」。滕西華提到,身障權利運動中有一個詞叫「people first」,就是要先看到這個人,不是先看到他的障礙,而小朋友都可以做到。
這次推出的《就是要玩》以共融遊戲場為主題,共融遊戲場是近年歐盟很重要的一種人權倡議,透過改良的共融遊具,讓身障者也可以享受遊戲的樂趣。最重要的是,共融遊戲場並不是專屬於身障者的,不論是否為身障者,不分老人、大人、小孩,全部都可以使用。
滕西華強調,共融遊戲場指的不是只有共融遊具而已,共融的概念是要禮貌地玩、彼此尊重的玩。她說,如果你到一個共融遊戲場,會發現在那裡玩的人大多數都不是身障者,這是很自然的,因為身障者可以玩的遊具,對一般人絕對也是非常好玩。
「不是說有個地方,你發現只有障礙者在玩,旁邊都沒有別的孩子、也沒有別的家長,這個不叫『共融』,這就是『我自己玩』。」滕西華說:「要一起玩、學習禮貌地玩,這才是真正的遊戲,我自己玩就不叫遊戲,對不對?」
《就是要玩》裡面的共融遊具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畫家不是照本宣科的把它們描繪出來而已,他還替每個遊具都裝飾了一種水果。障盟專員汪育儒表示:「(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可能對這個沒有辦法理解,他就可以去認識它這邊有什麼水果。」
除了繪本和遊戲書之外,障盟明年還將推出擴增實境(AR)的手機遊戲,遊戲中會顯示玩家所在地的環境,玩家可以選擇不同的身障者,利用環境裡的無障礙設施,替他解決各種生活上的難關。更多相關資訊可上「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官方網站查詢。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