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張善政就是台灣女性傳統壓力來源

劉威良 2019年12月23日 07:00:00
在台灣生小孩,至今仍有為夫家傳宗接代的觀念。(本報資料照)

在台灣生小孩,至今仍有為夫家傳宗接代的觀念。(本報資料照)

最近因為總統大選,台灣總統是女性,許多男性政治人物便無端地出現無知的語言。針對生養小孩,除了拿單身總統來歧視做文章外,最近對於少子化問題,張善政還自認為就是因為教育制度不好,所以他只生一個。個人認為教育制度只是少子化問題的一環,在台灣不願育養兒女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台灣育兒環境惡劣、對女性的歧視以及社會家庭給予的強大壓力。在台灣只要身為女性,無論是單身或是已婚,生或不生養小孩,社會上的每個人似乎都有資格可以品頭論足一番。

 

台灣社會至今仍要求女性除了是生產工具,還賦予重男輕女的生育壓力。對婦女不婚或不育更是批評得體無完膚。其實只要有點生物常識的人都知道,出生兒的性別決定是在男性,而非女性。而台灣到現在仍然在怪女性,是非常愚蠢的事。

 

而婦女一旦進入到婚姻中,大部分有媽的男性,幾乎全成了媽寶,鮮少會自覺要分擔家務,台灣婦女蠟燭多頭燒,已是生活的日常。另外,台灣不友善育兒推車的行路空間,如高低不平的走廊,亦增加外出行路困難,幾十年來未見改善,加上匱乏的公共遊戲空間,在在使得婦女即使要出門,嬰兒車也推不出門,面臨不知可以去哪的困境,在台灣的育兒工作比起其他西方少子化國家,顯得更艱辛無比。

 

選舉的當頭,一些沒品格的男性,無故消費女性,這樣的社會氛圍,對婦女不僅是毫不尊重,更是非常不友善。這些男性政治人物,平常對於婦女福利不聞不問,至今仍把婦女當工具人,對於少子化問題,完全不會思考如何解決源頭問題—確切提昇婦女福利,保障婦女就業、改善周遭友善育兒的空間與行路的便捷,提昇交通安全性。說真的,一個經濟自主的女性,要生養兒女的考慮,經濟問題絕對不是主要的考慮,更多的,應該是她要犧牲掉多少她的事業企圖心,以及生養之後再度就業的保障。

 

過去的婦女很少受教育,沒有經濟自主的可能,所以倚賴婚姻中的生兒育女,當可寥過次等公民的一生。現今,在女性已當總統的社會,每個婦女都可以受教育並且經濟自主之時,若讓婦女生活在只重視男性的社會,實在不知哪一個婦女會自願生養小孩來受罪?我是婦女,老實說,如果在台灣,我絕對不考慮生小孩,因為在台灣生小孩大多代表的就是給夫家傳宗接代。在這樣的神話下,沒有保障婦女的配套措施,要婦女結婚與多生養小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作者著有《借鏡德國》,現旅居德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