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宏專欄:民進黨解決了「柯文哲難題」

陳嘉宏 2019年12月26日 07:01:00
民進黨擺脫了「柯文哲難題」,柯文哲卻逐步走向自己設定的困局。(資料照片)

民進黨擺脫了「柯文哲難題」,柯文哲卻逐步走向自己設定的困局。(資料照片)

在去年五月柯文哲與民進黨正式決裂之前,民進黨內對於如何與柯文哲再次結盟有不少非正式的討論。由於擔心柯文哲在2020年總統大選出來攪局,有人建議循2014年的台北市長結盟模式,讓柯文哲在第二任市長任滿後,公平地比拼民調,選出泛綠陣營的2024總統提名人;也有人建議由蔡英文擔任介紹人,引介柯入黨,讓柯文哲有整整兩年的時間在民進黨內爭取總統提名。不過上述說法都因為難度太高而作罷,最後隨著柯綠決裂,彼此反目,雙方漸行漸遠,民進黨也自然地擺脫了這項「柯文哲難題」。

 

民進黨擺脫了「柯文哲難題」,柯文哲卻逐步走向自己設定的困局,困局的產生不在於藍綠等既有建制派對他設下條框障礙,而在於他機關算盡的個性。柯文哲自視聰明絕頂,其實蔑視政治專業;自認不黨不群,其實刻薄寡恩:他最大的戰術錯誤在於發動組黨,提早公開參選總統的心證,這讓他失去治理首都市政的政治能量,最後甚至可能淘空了他自己的政治根基。

 

柯文哲在今年棄選2020年總統,不是因為他尊重台北市長的職務,而是因為他知道:在蔡英文與韓國瑜掛帥出征下,綠藍陣營支持者已經各自歸隊,他沒有任何勝算。為了「保溫」到2024年,他出其不意地組建台灣民眾黨;為了拉抬民眾黨的聲勢,他又苦心孤詣地結盟郭台銘;沒想到郭台銘臨陣棄選,讓他頓失所依,更沒想郭台銘琵琶別抱,結盟宋楚瑜,讓他與數月前的盟友又形同反目;如今,台灣民眾黨竟成為柯文哲口中尾大不掉的包袱,正是他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

 

柯文哲的利基原本在於他政壇孤鳥的形象,既不藍不綠,也又藍又綠,所以可在關鍵時刻成為台灣政壇的砝碼。但這沒有包袱一派輕盈的假象,在組黨之後局面丕變。例如,他日前才宣布將在選前12天請假,全台跑透透為台民黨輔選,隨即被翻出他於2015年制訂的「政務官行政中立規範」,規定市長及政務官不得兼任競選辦事處之職務,更不得出現「請假站台助選」的行為。例如他才痛批藍綠候選人競選看板掛太多,呼籲選民一定不要投給看板掛最多的;就被立刻質疑,他所提名的三重民眾黨立委候選人李旻蔚看板數量居冠。

 

談到上禮拜的「罷韓」「挺韓」大遊行,柯文哲說,這不曉得有什麼意義,浪費國家的錢;他卻忘了「白色力量」其實是在2014時一場接著一場大遊行裡集結與崛起。他遊行是「改變台灣」,別人遊行是「沒有意義、浪費錢」,昨是今非,雙重標準,莫此為甚。

 

由於蔡英文此刻已經鞏固「討厭共產黨」的選票,柯文哲為了拉抬台民黨的不分區,只好三番兩次單挑陳菊,希望繞道國民黨,切割泛藍的選票。只是這作法就算能收一時之效,後遺症也顯而易見:因為在被定型為「兩岸一家親」後,他失去了昔日「墨綠」的縱深,也不再擁有不藍不綠的戰略高地,在2024年總統戰局裡甚至更難有叫牌的空間。

 

台灣民眾黨是個名符其實的一人黨,比起19年前宋楚瑜草創的親民黨,它既無老宋當年輝煌的省府政績支撐(看看柯文哲的施政滿意度已經跌到六都之末),也沒有當年為親民黨撐起場面省府團隊及眾多帶槍投靠的立委死士(有多少人記得柯文哲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而是全賴柯文哲個人的新聞能見度撐起場面。一旦柯文哲光環消褪,這個政黨消失於台灣政壇的機率甚至高於其他眾小黨。

 

為了解決眼前的組黨困局,柯文哲亟於切割綠營想殺出血路,卻順勢解決了民進黨從2014年以來一直存在的「柯文哲難題」;但相對地,明年總統大選後非綠陣營的合縱連橫,勢必好戲連臺,目不暇給。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