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起飛最後準備的美軍F-35A戰機飛行員。(圖片取自美軍DVIDs系統)
本應是戰機強權的美國,近年來受到民航企業與軍方搶人、增加多地駐軍和數款機型出現缺氧或系統故障影響,一度造成海、空軍的戰機裝備妥善率(mission-capable rates)快速下滑。
由多種複雜科技組成的戰機,多年相繼傳出系統出包、駕駛艙供氧不足或彈射椅不安全等問題,都讓美國國防部傷透腦筋,但即便與航太總署(NASA)等業界專家合作,至今仍無法找到真正問題癥結所在。
《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隨著新的一年到來,美國五角大廈(The Pentagon)也打算進行調整改變,海軍航空作戰中心建議,為能有效且精準掌握戰機飛行員身體健康,未來將在其壓力衣內加裝感測器,讓地面單位能即時確認,這群經常在兩倍音速下飛行值勤的飛行員身體健康。
Luke Air Force Base in AZ halts flights of F-35 fighter jets after increase in pilots with "hypoxia-like symptoms" https://t.co/Ugum0eFDHK pic.twitter.com/uAKnIQDNiq
— ABC News (@ABC) June 10, 2017
之所以會有此想法,正是因為從2017年開始,陸續傳出有飛行員值勤時,發生駕駛艙面罩供氧不足導致缺氧(hypoxia)的狀況,這狀況讓美軍高層感到相當緊張,因為稍有不慎、很可能導致駕駛昏厥或甚至有殉職的危險,隨即先後對有回報的單位採取停飛檢修。
但這類狀況,不斷擴散至多單位,甚至出現在不同機型身上,包含航母艦載機「超級大黃蜂」(F/A-18 Super Hornets)、F-22「猛禽」(F-22 Raptor)和F-35匿蹤戰機(F-35 Lightning II)都傳出缺氧問題。
海軍表示,新裝設的感測器能在管制中心即時掌握,值勤飛行員的心跳、呼吸、脈象等數據,一旦出現供氧系統故障或缺氧問題時,才能第一時間做出判斷和決定。
事發至今,有4名駕駛「超級大黃蜂」戰機飛行員因缺氧而逝世。
專家認為,飛行員往往不會在第一時間發現,自己正陷入缺氧危機,通常當出現症狀時,多半已是身體不適或呈現空間迷向,最後危急關頭根本無力採取緊急自保措施。故新加裝的感測器,就是要確認飛行員的生理跡象,才能即時防止並解救可能危險。
正如上述所說,由於新式戰機聚集許多複雜的科技設備,從首次傳出缺氧至今已數年過去,美國空軍、海軍和航太總署聯手深入追查原因,期望新的感測器能協助專家們找到問題癥結點,好讓辛苦的飛行員們能安心駕駛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