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長江白鱘最長可達3.6公尺、重300公斤。(取自Youtube)
據中國學者研究報告,長江白鱘(Psephurus gladius)預計已於2005年至2010年之間滅絕,且目前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達最差的「無魚」等級。中國1日宣布以《長江保護法草案》,展開10年分階段的禁漁措施。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匙吻鱘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歷史可追溯至 7500 萬年前,已知最長可達 3.6 公尺、重達300 公斤,主要生活於長江中下游水域,但因為生活環境遭到人類破壞導致其近代數量稀少。
這份研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領導,根據 1981年至2003 年間 210 個中華匙吻鱘目擊報告估計該物種可能在 2005年至2010年間滅絕。
報告指出,長江是個巨型河流生態系統,曾經是各種大型水生動物的家園,但越來越受各種人為壓力影響,導致長江的生物多樣性持續流失。
《香港01》報導,其中長江幹流是指青海省曲麻萊縣以下至長江河口的長江幹流江段;重要支流是指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等重要通江河流在甘肅、陝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境內的幹流江段,大渡河在青海和四川境內的幹流河段,以及各省份確定的其他重要支流。
報導指出,新政還規定,對鄱陽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由有關省級漁業主管部門劃定禁捕範圍,最遲至2021年1月1日零時也需劃入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範圍之中,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