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8日出席土俄兩國天然氣管線啟用典禮。(湯森路透)
正值美伊飛彈交鋒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悄然崛起,極力向歐洲國家展示俄國是個可靠的合作夥伴。
在美國發動無人機攻擊後,普京是第一個與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談話的國家領導人;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11日也將前往俄國,和普京商討中東情勢。
此外,普京7日突然抵達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進行訪問,並與敘國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舉行會談。《美聯社》(AP)指出,普京的種種舉動都在暗示美國許多盟友: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地位就像個謎團,而俄羅斯早就準備好填補任何位置。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突然下令擊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Quds Force)領袖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美國盟國似乎並未事先收到相關通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Jens Stoltenberg)曾表示,無人機攻擊伊朗是美國單方面決定,與國際聯盟組織或NATO皆無關,但聯盟內的國家都擔心伊朗境內不穩定的活動。
I condemn the Iranian missile attacks on US & @coalition forces in Iraq. #NATO calls on Iran to refrain from further violence. Allies continue to consult & remain committed to our training mission in Iraq. pic.twitter.com/6PdXMZxSNB
— Jens Stoltenberg (@jensstoltenberg) January 8, 2020
加拿大、丹麥、德國目前已將撤離駐紮在伊拉克的軍隊,北約為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所派駐的聯盟軍隊同樣移至他處。
另一方面,一直力挺美國行動的以色列,這次也明顯低調行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只有稍微讚許美國發動攻擊,似乎不想讓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繼續惡化下去。
AP指出,川普在下令發動攻擊後,6日和沙烏地阿拉伯國防部副部長哈立德(Khalid bin Salman)親自會晤,但直到隔天才在推特上談到此事。川普也前後與馬卡洪和梅克爾電話對談。
Had a very good meeting with @kbsalsaud of Saudi Arabia. We discussed Trade, Military, Oil Price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anuary 7, 2020
俄羅斯議員普什科夫(Alexey Pushkov)在推特表示,就連向來配合美國的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都發現有必要切割和擊殺伊朗將領行動的關係,表示是美國做出該決定,北約未參與其中。普什科夫更指出,美國企圖拉攏歐洲盟友的作為宣告失敗。
普什科夫說,「正值伊朗開戰危機之際,梅克爾要對談的對象是普京而非川普,這點具有象徵性意義。跟川普談話沒有任何意義」。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德蒙夏朗(Amelie de Montchalin)8日告訴議員,美國採取行動前並未與法國商量,「這是美國發起的行為,完全歸屬於他們的責任。」
川普執政以來一直高呼「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多次表示要減少美國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駐兵人數。但這次川普下令攻擊伊朗軍事組織,擊殺對方重要將領,讓中東和歐洲盟友簡直摸不著頭緒。
AP提到,美國一方面表示要撤出伊拉克,卻又表示駐守該地的美軍會繼續留著,並將派遣更多軍人防範伊朗可能採取的攻擊。
普京8日出席土俄兩國天然氣管線啟用典禮,他提到,「很不幸地,我們在(中東)該地所處的狀況有可能升級,但土耳其和俄國正提供不一樣的範例──為了我們國家和整個歐洲進行合作的範例。」
卡內基歐洲中心(Carnegie Europe)訪問學者皮爾里尼(Marc Pierini)指出,普京出訪土耳其是1個月前即安排好的計畫,所以美伊衝突升級只是碰巧發生在同一時間。
至於普京無預警會晤敘利亞總統,單純是俄國繼續將影響範圍擴張到中東的一貫政策,並顯現了美國的勢力衰退。
「普京不需要做太多,他只要看著就好。從2018年12月川普第一次宣布美軍撤出敘利亞,你這一年左右看到的每件事,都照著克里姆林宮的心意在走。」皮爾里尼提到,俄羅斯隊對地區的政策已經廣為人知,並在美國影響力縮小之際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