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是目前唯一提出要選2024年總統的人。(攝影:張哲偉)
2020年總統蔡英文連任成功,在勝選感言中,她指出透過這次選舉,台灣人告訴了全世界,台灣非常珍惜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國家。
2020年總統蔡英文連任成功,在勝選感言中,她指出透過這次選舉,台灣人告訴了全世界,台灣非常珍惜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國家。
台灣自由民主是所有國民的共識。然而,才剛選完2020總統,就有網友開始思考,2024年的總統大選怎麼辦?
當論及如何在2024年也繼續保持民主自由時,我們便不得不檢視目前唯一提出要選2024年總統的候選人:「柯文哲」。
柯文哲到底是不是綠皮紅心的「檳榔」?
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要釐清柯文哲是不是中共同路人,我們就要先聽聽看他說了什麼。
本文盡量整理出柯文哲有關「中共同路人」的爭議發言,和他對於這些言論的解釋。
1.密會蔡衍明
蔡衍明是旺中集團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其抱持反台獨、親中的政治立場。柯文哲承認和蔡衍明會面數次,在訪談中柯提到會面內容就是「他講他的、我聽我的」。另外,蔡衍明後續也釋出影片宣稱,他也曾與總統蔡英文當面溝通過4次。因此,單憑會面親中的財閥企業蔡衍明,無法充分證明柯文哲就是中共同路人。
2.國家定位
柯文哲於10月11日掃街拜票時,呼應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中華民國台灣」時表示:「國是中華民國、家是台灣,這是現階段的最大公約數。」此點可見柯文哲和蔡英文總統的國家定位立場一致。
3. 統獨議題回應模糊
柯文哲常常被媒體指出,一遇到兩岸問題就就退縮、回應模糊。因此筆者用關鍵字嘗試搜尋「柯文哲、一國兩制」或「柯文哲、兩岸」,然後發現近期新聞和訪問中,柯文哲曾多次強調:「我從未說過我接受一國兩制、一國兩制不為台灣民意接受」。台灣民眾黨於本屆選舉所進行申論和辯論或直播時,也多次公開提到「民眾黨一貫立場,就是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反對一國兩制。」
至於兩岸一家親,柯文哲的解釋為:「經貿往來密切之下,兩岸一家親其實就是一種態度,雙方應該以人民福祉為優先,我會善待你的人民,但是我也希望,你會善待我們台灣人。」
美中關係方面,柯文哲向來主張親美友中,也就是站在美國這邊,但是不要挑釁中國。何謂不要挑釁中國?柯文哲在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用五個體諒說明是秉持「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的精神,創造兩岸關係一定會和平穩定、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綜上,柯文哲的兩岸立場,應該是在維持台灣主權、自由民主前提下,希望仍能跟對岸有和平的經貿、文化交流。此點也難以說明柯文哲有包藏禍心的賣台傾向,只能說明柯文哲是希望和對岸維持交流、而不是交戰的狀態。
4. 對反送中的看法
2019年5月柯文哲曾隔海喊話,要中國學已故總統蔣經國「慢慢放」,走向民主自由。然而,針對2019年3月15日開始、6月9日香港爆發大規模的反送中社會運動,柯文哲所呈現的態度相當保守,導致原支持民意動搖。柯文哲對於反送中的態度可以分三個階段:搞不清楚狀況、不予置評、呼籲冷靜。
首先,柯文哲曾在金音獎頒獎典禮中,開香港抗議民眾戴口罩的笑話,他說:「…我是不曉得香港人為什麼要戴口罩,不過在台灣戴口罩最大的理由是怕被口水噴到。」呈現完全搞不清楚反送中運動的樣態。
再者,柯於《POP大國民》訪談中回應:「只要平鋪直敘講出問題在哪裡,中國已經倒成這樣,好壞大家都曉得你去罵他幹什麼。」後又在與以色列教育團會面交流的媒體訪問時,媒體詢問有關香港暫緩反送中條例,柯文哲指出:「累積的民怨要怎麼處理,這是香港政府要去思考的,作為在旁邊的台灣只能善意提醒,不要去跟人家指三道四」。
後來柯文哲曾說:我們要保護台灣的香港人,對於香港爭取民主自由活動,我們還是表達聲援,不過老實講,民主自由都不是天是掉下來的。」最後,當民意的質疑聲浪越來越強下,柯文哲漸漸統一回應說詞,呼籲北京應該要冷靜、誠懇處理香港問題,在中國強打一國兩制下,台灣人都睜大眼睛看香港人的處境。
從此三個階段觀察,柯文哲不但對於反送中抗議民眾同理心不足,且對在香港進行反送中的民眾態度,採取一貫:「不作額外評論」的態度。
在台灣民意大幅度支持反送中運動的浪潮下,柯文哲常常對民進黨砲聲隆隆,卻不願意使用強硬言詞批判中共或香港警察暴力事件,引發民眾對於柯文哲親中傾向的質疑。
更進一步觀察,柯文哲在返送中運動中,最多只表態要保護在台香港人,也並無重砲轟擊中國共產黨政府的處理不當問題。如果要拚2020年選票,身為228受難家屬的柯文哲應該響應反送中運動爭取民主浪潮才是,這也是以往支持民眾不解之處。
柯文哲到底有什麼顧慮?或許在柯文哲與「館長」陳之漢直播中,可以初窺端倪。柯文哲說,中國對台灣進行統戰,會在敵人內部製造矛盾,每個人的出牌都可以預期到的,中國官員來台灣講九二共識是照本宣科,因為他們不講的話回去會完蛋。柯又說:「譁眾取寵很容易,不管是撿到槍或撿到砲、還是原子彈,有時還是要小心自爆。」
柯文哲講得很隱蔽,不過我們可以猜測柯文哲對反送中事件的判讀有異於民進黨路線。柯文哲提到的兩點值得討論。第一,他不想進入敵方戰場,他可能認為中國統戰藉由反送中事件製造台灣分化。此點跟資訊戰專家沈伯洋助理教授所指出紅媒滲透現象類似:「在選舉期間,中國對台灣資訊戰的手法,不是攻擊單一候選人,而是攻擊每一個候選人,才能製造對立。」第二,柯文哲曾表示,作為務實、頭腦清楚的人,台灣整體利益、人民是最高福祉。
由此可知,柯文哲可能認為隨意抨擊香港政府,可能會不利於到台灣人民整體利益,也就是站在台灣保護主義立場下,在中央政府沒有具體作為下,單純口頭抨擊香港政府並不會對台灣帶來什麼好處,畢竟總統蔡英文除了口頭批評香港政府之外,也指出現階段不需要「難民法」協助尋求庇護港人,更尚無提出任何具體措施或計畫來保護香港政治難民。
對反送中的看法,反應的是柯文哲對於香港反送中抗議事件第一時間的公關能力差勁,且對抗議民眾同理心不足。但似乎並不能憑此論斷柯文哲親共的立場,畢竟若站在保護台灣利益優先的立場,呈現被動態度似乎情有可原。不過民眾依然期盼柯文哲在被詢問中共相關議題時,能強硬起來,展現不屈服中共權威的魄力。
5.對滲透法的立場
部分網友認為柯文哲對紅媒滲透保持靜默,任由中國紅媒侵門踏戶。若觀察柯文哲對於《反滲透法》完整的評論,他於12月22日澄清說:「《反滲透法》的立意OK,立法目的也支持,重點是內容必須經過充分討論。」12月27日則表示:「《反滲透法》立意良善,但要講清楚執行細節,不然會引起社會大眾疑慮。」
再者,柯文哲於2019年12月31日評論當時國民黨、親民黨醞釀對立法院即將三讀通過的《反滲透法》釋憲的態度,他認為:「有這種反對黨,乾脆沒有,『有夠丟臉』,認為要提釋憲,乾脆下跪投降就好。」
另外,在今年1月1日柯文哲受訪時表示:「今天法令訂出來,是大家都可以遵守,但是誰對、誰錯,應該有明文規定,不是由某一個人決定對錯,決定有沒有違反規則 。只要講清楚規則,就照規則做,不能每天規則變來變去。」
總之,柯文哲強調好幾次,他支持《反滲透法》,但對具體運作細節則抱持保守態度。因此,由此點來說柯文哲並無網友質疑的對紅媒滲透無所作為和表態的行徑。
6. 美中關係與台灣生存策略
2019年3月柯文哲接受BBC採訪時,表示「親美友中」是台灣生存的最佳策略。但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質疑柯文哲「親美友中」的說法。事實上,柯文哲的「親美友中」,還要加上日本,他在2017年6月接受議員質詢時,就表示「友中、親美、靠日」的理論。
然而,柯文哲心底其實不完全信任美國、也不信任中國。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外媒《彭博新聞》的專訪,直接表明台灣只是美國總統川普架上的一項商品,川普可能隨時出賣台灣,不應該高估美國願意出兵,幫助台灣對抗中國的意願。在中美衝突時,柯文哲認為:「台灣必須提升自己在川普眼中的地位,透過加強民主與經濟的透明度,才能強化台美的共同價值」,柯文哲說,希望藉此來鞏固台美關係。
柯文哲也不相信中國,他不只一次提到台灣應強化軍備,雖然由於台美關係不得不向美國購買軍備,但他認為也不能忽視國內自製的軍備,甚至提出應花費一千多億培植國內廠商研發無人機科技,更曾主張「決戰境外、以海空軍優先,避免灘岸決戰」等國防想法。
因此,先不論柯文哲的國防政策建議的專業性如何,目前資訊可以得知柯文哲並不是「中共同路人」,因為沒有一個中共同路人會建議台灣應該強化軍備。
本文從密會蔡衍明、國家定位、 統獨議題、對反送中的看法、對《反滲透法》的立場、美中關係與台灣生存策略等六大層面蒐集柯文哲之公開發言,並得出結論可是柯文哲是一個自大、常常失言、有時候對特定事件明明掌握度不足,卻喜歡作出思慮不週的發言,容易被媒體抓到破綻的人。就算柯發言後續有所調整,但在現行台灣媒體環境下,往往為時已晚。不過,無論是失言或說詞反覆,但這只能顯示出柯文哲過度自信和在應對媒體公關能力的貧乏,不足以作為推論柯文哲是「中共同路人」的依據。
柯文哲曾不斷澄清他的中心思想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國家治理。他也曾不斷強調:「台灣人民要做這塊土地的主人。」只是這些言論都在特定媒體操弄下被淡化或刻意忽視。
柯文哲不認同民進黨兩岸路線,不代表他就是中共同路人,他只是認為怒嗆中共政權並非改善兩岸關係的最佳解。柯文哲秉持外科醫師的實作精神,認為中華民國台灣要先國富民強才有抗中的本錢,比打口水仗有效。
因此,或許你不認同柯文哲對於兩岸關係和戰略的看法,或許你不滿意柯文哲沒有在對岸壓迫下大力抨擊中共政府,但柯文哲和你都希望這塊土地不要有戰爭,維持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彙整柯文哲發言後,目前那些指稱柯文哲具有親共傾向之「檳榔、叉燒包、紅心芭樂」的隱射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一定要用一種植物來形容柯文哲,或許他和你我都是台灣原生的藤蔓。
像藤蔓一樣,我們富有韌性、生命力,我們向著自由民主的陽光生長,我們永不放棄在夾縫中求生存。
※作者為法律工作者、美國賓州大學訪問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