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山東豆漿店變成永和豆漿,南陽街也逐漸成為噴街......

逯耀東 2020年01月28日 13:00:00
南陽街 (取自 Google Maps)

南陽街 (取自 Google Maps)

這些年在香港,常抽空回臺北閒散數日。到臺北就下榻「家外之家」的青年會。青年會除了價廉清靜,附近還有家尚可一吃的豆漿油條店。

 

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離開臺灣,所想的是這裡的人和事,不過最思念的,還是燒餅油條和豆漿。燒餅油條和豆漿這行檔,當初是山東老鄉的專利,由青島飄洋過海而來,漸漸成了臺北大眾日常的早點。

 

當年在臺大讀書的時候,傅園外面有排違建,博士書店是第一家,然後是三義包子舖,還有補鞋、補車胎的,以及賣零煙的雜貨店,租武俠小說的。不過,我常光顧的還是那家山東豆漿店,尤其在冬天,一碗熱豆漿和一套剛出爐的燒餅油條,真是溫暖在人間。

 

後來這排違建拆了,豆漿店也隨著消逝,店裡的幾位山東老哥們也不知去了何處。每次從那紅磚路上走過,就想起那位端豆漿送燒餅的老鄉,他喊的「放糖的」、「放醬油」、「放辣油的」,聲音高亢,抑揚頓挫有致,令人非常懷念。

 

 

 
 
 
 
 
 
 
 
 
 
 
 
 
 
 

Scott Ngan(@scottsubi)分享的貼文 張貼

 

現在吃早點的習慣改變了,喝碗像樣的豆漿,吃套可口的燒餅油條已非易事。如今滿街的豆漿店,都自稱來自「永和」,出自「四海」。但臺北的豆漿店發展至「永和」、「四海」後,已經開始轉變,除了為方便打麻將的徹夜經營,更在燒餅油條外,又增添了其他點心。

 

不過,青年會附近的這家,祇賣燒餅油條,而且燒餅不是電烤,而是貼爐的。但現在都已歇業,改營自助餐了。這次遷家臺北,各處找房子,看到這裡,和屋主談了不到五分鐘,太太就決定買下了。

 

因為這個社區環境不錯。鬧中有靜,自成格局。日常所需,出門就是,而且旁邊有個公園,可供晨昏漫步。我對這房子沒有意見,因為附近有家差強人意的豆漿店,燒餅油條尚可一吃。

 

過去每條街轉角的違章建築中,都可以找到家豆漿店,現在隨著都市的發展,違建拆除改建大樓,豆漿店也隨著漸漸消逝了。想找個像樣可口的豆漿店,的確很難了。每次從香港回來,在那豆漿店吃罷燒餅油條後,我都會踱到老傅的餡餅店,和正在準備午市的老傅聊上幾句。

 

老傅是我多年吃出來的朋友,他的餡餅店,原先在信義路水晶大廈對面巷子裡,他製的餡餅皮薄餡嫩湯多,但卻不膩。我常常光顧,日久成了朋友。過年的時候會滷些牛肉和自製的山楂酪給我。

 

有時我從香港來,過了午趕不上頓飯,就到他那裡來碗炸醬麵,不過,老傅的餡餅卻沒有從前好吃了。他說得趕時間,大批做出來,就沒有辦法講求口味了。

 

 
 
 
 
 
 
 
 
 
 
 
 
 
 
 

681food 台北小吃/ 各地旅遊美食(@681food)分享的貼文 張貼

 

的確,這裡地處南陽街。是臺灣未來精英薈萃之地,補習班林立,自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大學畢業後報考研究所、或托福出國,一貫作業,每年大專聯考放榜,這裡補習班門首,也張出大紅榜,上列他們班上考取學生名錄,似說若想擠進那扇窄門,唯此一途。莘莘學子往來其間,如過江之鯽,企圖經此一躍龍門。

 

南陽街不長,卻擁擠著過千上萬的青年男女。這條街除了提供他們「大學之道」外,還得為他們解決吃的問題。因此吃食店和小吃攤檔相連,除了補習班和小吃店這兩種營生外,似乎沒有其他買賣了。

 

這些青年學子來此雖目的一致,但口味卻各有不同。所以,這裡的吃喝八方匯集,中外雜陳,傳統與現代共處、內地與本土同爐。物雖不美卻價廉。臺灣時下的各種吃食彷彿都集中在這裡了,當然不包括朱門酒肉的那種在內。

 

這裡的吃喝也不似百貨公司地層的小吃,整齊而有組織,而是一種自然的湊合。但在這種自然的湊合中,往往反映了社會變遷的色調。

 

 
 
 
 
 
 
 
 
 
 
 
 
 
 
 

Penny Chen(@plc0611)分享的貼文 張貼

 

來到這裡吃東西的都是為了充飢。像牛吃草是沒有辦法再談味道了。不講求味道,要快,拿了就吃,吃了就跑,也許就是南陽街吃喝的特色了。當然這種特色不僅限於南陽街,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飲食轉變的趨勢,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越來越沒有味道了。

 

除了快與沒有味道外,就是口味的混雜。在蚵仔麵線的攤子上,同時也售炸臭豆腐和水煎包。蚵仔麵線是本地傳統小吃,炸臭豆腐是江南風味,水煎包是北方吃食,共處一攤,任君選擇。

 

最有趣的還是那部賣早點的麵包車,車上一桶桶現成的吃食並列,有廣東的皮蛋瘦肉粥、有閩南的米粉炒和油飯,還有小籠包、蒸餃等等,同時也有煎蛋三明治與牛奶咖啡,真可謂南北混同,中外一體了。

 

目前,臺灣也正處於口味混同的轉變階段。現在出現了一些小館子,既售香酥鴨,又有豆瓣魚,還有三杯雞,也說不出是哪裡口味了。而是本土與內地菜餚共處一桌,不分彼此,大家吃得其樂融融。

 

現在我們已超越專吃擔仔麵的「度小月」階段了。不可能再堅持自己的口味,而忽略其他的吃食。因為社會與文化的轉變,往往先反映在飲食方面,最先是對不同口味認同和接納,然後經過一個混同的轉變階段,最後融合成一種新的口味。

 

 

*本文摘自《 出門訪古早 》,三民書局 出版。

 

【作者簡介】

 

逯耀東(1933~2006)

 

生於江蘇豐縣。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所畢業,並獲頒國家文學博士(歷史學)。曾任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畢生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特別專注於魏晉史學與近代史學,晚近則傾心於飲食文化的研究,其發表許多談論飲食的隨筆,均膾炙人口,馳名中外。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