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革命的12步】創意與互動仍無法取代 從AI找出人性最重要的價值

林思怡 2020年02月16日 07:01:00
人工智慧(AI)仍具有許多有待探索的潛能,但這股潛能也讓許多人害怕未規範濫用造成的影響。(湯森路透)

人工智慧(AI)仍具有許多有待探索的潛能,但這股潛能也讓許多人害怕未規範濫用造成的影響。(湯森路透)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當前科技界眾多公司爭相研發的一項技術,他們相信AI能夠改變人類生活的方式。事實上,我們對AI確實一點也不陌生,從16年前《機械公敵》(I, Robot)的好萊塢電影到熱門英國影集《黑鏡》(Black Mirror),還有2016 年讓南韓職業圍棋棋士李世乭陷入苦戰的人工智慧電腦AlphaGo,都告訴我們無法也不可以忽視AI的潛力。

 

然而在AI前景一片看好的情況下,開始出現未來人類多數工作都會被AI取代的擔憂,不少人對自己可能被AI代替感到焦慮。針對AI的潛能,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曾提出警告,呼籲人們應該要規範AI的使用。

 

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生物和腦科學教授鄭在勝主張,人類應該準備和AI共存,不僅是確實了解AI如何運作,還要知道AI「不足」的地方,方能與AI相輔相成,並提升自己的人性價值。

 

電動汽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曾提出警告,呼籲人們應該要規範AI的使用。(湯森路透)

 

讓大腦放鬆,享受創意親臨

 

我們時常遇到這種狀況:當我們越試著想出某家餐廳名,就越是想不起來,直到我們放棄了,卻可能在某個看似無相關聯的一瞬間想到解答。

 

鄭在勝在一場演講中提到,過去我們「集中火力」思考創意點子的做法不完全正確,當我們神遊四海、「腦袋一片空白」,也可以遇到「靈光乍現(Ah! Moment)」的那一時刻。研究指出,我們「發呆」的時候,大腦內部右耳上方的「顳前上回」會特別活躍。

 

即使我們不能像機器一樣,按一下右耳上方就能啟動「靈光乍現」模式,但我們也不應完全將自己的主控權交給AI機器人決定,完全由他們決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

 

腦力使用過度時,不妨放鬆一下。(湯森路透)

 

現代人類要把握並善用的,應該是我們的創意思考和與人互動的能力。南韓科學技術院生物和腦科學鄭在勝提到,我們需要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智慧型裝置,但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與之膩在一起。我們需要讓大腦放鬆和發呆的沉思時間,否則創意發想的能力會離我們愈來愈遙遠。

 

人性帶來的溫度

 

過去的科技革新讓製造業單一且重複性高的工作轉由機器操作,像是收費站收取過路費的工作就不需要人力負責、食品工廠的包裝流程也多改由機器打造出來的生產線處理。

 

現在AI出現帶來的威脅似乎更大。不少運動或股市新聞已經可以由AI撰寫,又或者Google推出的Pixel Buds可以支援16種語言的即時互譯,還有神經機器翻譯系統(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GNMT),讓人懷疑是不是未來記者和口筆譯者等專業人員都要擔心飯碗能否保住?

 

鄭在勝書中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應該擔心的不是職業版圖的轉換,而是業務版圖的變化。關鍵不是職業,而是工作內容

 

未來AI若更加普及,許多工作的業務內容可能將有變化。(湯森路透)

 

因此,記者再也不是擷取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貼文,也不會只是單純翻譯外文報導。那些把訪問技巧「磨亮」的記者才能繼續存在,他們關注當地時事和國際議題,前往現場採訪報導和訪問專家,撰寫出的報導反映出每個值得關注的角落,而這也正彰顯了記者的存在價值。

 

同樣地,文學翻譯無法交由AI處理,也無法讓只會逐字翻譯的譯者負責,像這樣需要「人性溫度」的工作,也是未來譯者要努力的方向。再比如日本軟銀曾經推出轟動一時的機器人Pepper,儘管號稱是「情感機器人」,Pepper與人的互動相當有限,重複的字句也還停留在相當早期的階段。

 

只要把握我們的優勢,AI絕對不是我們的敵人。

 

 

(八旗提供)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