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革命的12步】按下人生的重新整理鍵 先從開放20%的人生開始

林思怡 2020年02月15日 07:01:00
鄭在勝建議我們開放10~20%的人生進行全新的探索。(湯森路透)

鄭在勝建議我們開放10~20%的人生進行全新的探索。(湯森路透)

追隨前人的經驗與教誨總是最輕鬆的。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猴子與香蕉的實驗,他們在動物園四隻猴子棲息的地方掛上一串香蕉,但只要猴子爬上竿子想要拿香蕉,就會被科學家用水噴。由於猴子討厭水,接下來的一整天都沒有猴子敢再上前拿。

 

接著,科學家換掉裡面的兩隻猴子,再放進兩隻餓昏頭的猴子,想當然他們一看到香蕉自然是立刻衝過去,但原本就待在那的兩隻猴子也跟了過去,把新來的猴子抓下來痛打一頓,原因就是不想要被水噴。

 

像這樣的實驗持續好幾個月,同樣的事情仍然發生,不同的是,沒有一隻猴子知道為什麼不能上去拿香蕉。即使實驗者早在第二天就把水管移開,還是沒有猴子成功拿到香蕉。

 

 

按下大腦的Refresh

 

鄭在勝在一場演講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實驗中的老鼠住在一個有四個按鈕的箱子裡,按下任何一個按鈕都會出現一份飼料,這四種飼料比例和營養成分相同,只差在香氣不一樣。

 

經過3個月的實驗期,研究團隊發現每隻老鼠雖然各有自己偏好的口味,但他們心中都有這四種口味的喜好順位,而且食用的次數具有數學特性,隨著優先順序下降,選擇率呈現遞減一半的趨勢。

 

這項結果推翻我們過去的假設:如果長久一直吃某種食物,下一餐當然會選擇不一樣的食物。但老鼠反而是選擇同樣食物的機率愈來愈高,也就是說他們「不太想更換食物」。

 

鄭在勝提到,我們做選擇時主要有兩個系統在運作,一個是「目標導向系統」,另一個則是「習慣系統」。在決定日常瑣事時,由於我們大致知道選擇後的結果,所以比起動用大腦思考如何提升最終結果,我們傾向讓「大腦節能」。這好比中午思考要吃什麼時,即使我們經常抱怨A便當店的雞腿飯吃膩了,但每次到了A店,我們往往還是選擇我們最熟悉最「安全」的雞腿便當。

 

如果最終回饋都差不多,我們傾向選擇熟悉的那條香腸或那塊肉排,而非嘗試新口味。(湯森路透)

 

這其實跟現在大家常常鼓吹「跳離舒適圈」的概念相似。習慣容易成為困住自己的窠臼,但若沒有「必須」重新整理的理由,很少有人會願意試著改變自己。好比那些被醫師規勸要減肥或戒菸的病患,若沒有親身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很少有人會自動自發改變飲食或是放棄抽菸。必須要有自身覺醒的時刻,你的人生才有「重新整理」的可能。

 

勿忘你終將死去

 

那要怎麼做,才能夠不需要經歷生死關頭就能感受到這股改變的迫切感呢?

 

鄭在勝引用了一句拉丁語名言「Memento mori」,意思是「勿忘你終將死去」。人出生就是在邁向死亡,一生太過短暫,你沒有時間浪費在受委屈與忍耐。他建議我們思考看看,「當自己眼睛閉上時會後悔些什麼」,就能放大找出內心最迫切和渴望的事物。

 

後悔,是目前科學家發現只有靈長類才會產生的情緒,也同樣能產生迫切感,促使我們試著「重新整理」。其實,現在也有不少影視作品,像是日劇的《凪的新生活》和台劇《俗女養成記》都在告訴大家,人生短暫,傾聽內心真正的需求,才能做出無愧自己的決定。

 

抱持人生終有一死的想法,或許可以給自己嘗試的勇氣。(湯森路透)

 

給自己嘗試的機會

 

腦科學絕對是一門艱深的學問,但鄭在勝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大家「從腦科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進而發現「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AI僅是這本書提到的其中一個主題,但鄭在勝明確指出AI從來就不應該是對手。我們應該從AI看到自身的不足,並掌握自己的優勢,不要讓電子世界控制我們的腦,應該適時地遠離這些產品,給予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找到內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

 

最後,改變習慣需要耗費精神、培養新習慣需要先花時間探索,若要建立習慣就必須反覆做著相同的事情。踏出家門跑步最難的永遠是從床上起身的那一刻。我們不應該期待成就是短短幾天就能達成,正因為要花上時間和精力,我們才會對努力的成果感到欣喜。

 

鄭在勝建議我們開放10~20%的人生進行全新的探索,去感受「因為他,我才有機會聽到這首曲子」、「沒有你的推薦,我從來不知道這道菜這麼好吃」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亮麗色彩,重新整理我們的人生。

 

(八旗提供)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