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下達復工令是在賭大小

顏純鈎 2020年02月15日 00:01:00
在疫癥無法對付,而生產又不能耽擱的兩難處境之下,習近平只好用犧牲普通民眾的辦法,來爭取一線生機。(湯森路透)

在疫癥無法對付,而生產又不能耽擱的兩難處境之下,習近平只好用犧牲普通民眾的辦法,來爭取一線生機。(湯森路透)

專制統治者是自己的掘墓人

 

疫情膠著,信息混亂。一方面,官方公佈的湖北以外各地感染人數逐日下降,但另一方面,各省往武漢派出的,已經不只是醫療隊,還有殯葬隊。與此同時,武漢政府下死命令要準備總計十萬張病床,也就是說,當局估計至少還有十萬武漢人將被感染。

  

原來廣東官方火急立法,政府有權徵用私人財產,就是未雨籌謀,用來應付不可預測的擴散危局。

  

疫癥十萬火急,來了習近平最高指示:「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止住」,這真叫人哭笑不得——如此偉大指示,只是「唔等使」(形容無作用或者無益處)的空話,一個三歲小孩子都說得出來。要論一言九鼎,只有像毛澤東的「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或如鄧小平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這種話才叫做放諸四海而皆準。習近平說的,也就是「阿媽就是女人」那種層次。

  

為了復工,習又批評很多地方把抗疫工作做過頭了,影響經濟。但如何才能把抗疫工作做到不過不失,既能遏止疫情蔓延,又不影響經濟活動?這種話說來容易,辦法在哪裡,卻沒有人知道。老百姓不知道,地方官不知道,問習近平,相信習近平也不知道。

  

但復工令終於下達了。復工是賭大小——疫癥可能降溫,也可能還在升溫,復工可能死,也可能不死,而不復工,長遠來說就是死。既然不復工一定死,那就復工,看看會不會死。

  

全國因疫癥而經濟停擺,工業生產幾乎全面中斷,引起的連鎖反應,惡果根本無法估計。疫癥未發生前,大好形勢下已經千瘡百孔,經濟下行,債台高築,動力不繼,外貿萎縮,種種跡象,顯示未來日子不好過。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中美貿易談判好不容易草成,剛剛指望經濟壓力可以緩過一口氣來的時候,來了瘟疫。

  

本來,事情如果發生在民主國家,疫癥苗頭初起,就會有傳媒廣泛報導,民間警覺,政府即時組織防疫,那這一波新官病毒的傳染,絕不會隱藏擴散到今日不可收拾之境地。今日遍地瘟疫,生靈涂炭,進則億萬生計難以維持,退則疫情失控無法收拾,習近平對此危局,並沒有「決策於帷幄之內,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智大勇。

  

領袖如此,叫地方官有多少信心,而十四億中國人又有多大指望?

  

復工人潮會把多少病毒帶進京上廣深等經濟中心城市?這些城市又將如何承受可能二次爆發的疫情?幾十個工人的小廠,有一例就要封閉,那幾百幾千幾萬的大工廠,如有一例又要不要停工?萬一大中小廠又都被迫關閉,那千萬人數的打工大軍,是否又要蜂湧回鄉?一來一回,路上又造成多少感染?

  

可能到最後,種種防疫措施會逐日廢弛,軟硬隔離辦法都等於虛設。一個廠裡有人中招,就帶走該病人,其他人照常開工,再有人中招,又再帶走,等於說,政府準備大量病床隔離不幸得病的人,盡可能醫治,治不了的就交殯葬處理,而生產則盡可能維持下去,等到疫癥自動消失。

  

在疫癥無法對付,而生產又不能耽擱的兩難處境之下,只好用犧牲普通民眾的辦法,來爭取一線生機。疫癥繼續流行,發現多少病人就關多少病人,不用關的每天照常上班,而病人治得了幾個就治幾個,治不了喪命的就只好喪命。如此一來,大量本來不會受感染的人會受感染(如不復工,各自在家隔離就不會受感染),大量不會死傷的人會被犧牲,唯一的希望便是,病毒真的在天暖後自動衰減,而因此而無辜受難的中國人,便成了官方統計數字上的一員——這個數字最終會有多大,只有天知道。

  

袁國勇教授的悲觀估計是全世界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會被感染,以此比例乘以十四億,數字嚇死人,但願疫情不會惡化到如此地步,否則的話,中國人只有各安天命了。

  

然後,恢復生產又如何?復工只是比不復工死得慢一點而已。復工不能解決原有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只是維持中小企業的生存,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復工後因物資緊俏,通脹會上升,因生產失序,供應會不繼,生產生活都會長期處於苟延殘喘的狀態。外資停業開工無日,國企天量巨債還款到期,難題陸續有來,然後,誰有回天之力來收拾爛攤子?

  

歸根結底,造成空前人道災難惡果的,就是習近平一念之差。如果不是黨國一定要維護他的一言九鼎,如果不是他要維持「偉光正」的歌舞昇平,這場天災,不會釀成人禍,而中共自己的江山,至少會多坐一會。

  

專制統治者永遠是自己的掘墓人,這是古今中外歷史屢試不爽的鐵律。(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facebook顏純鈎作者專頁

 

※作者為香港作家/曾任《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匯報》副刊編輯及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