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中衛「七三法則」在口罩荒時發揮了作用

敦厚工科男 2020年02月23日 07:00:00
當接單超過七成稼動率,中衛就會添購機器設備,讓平均利用率降至七成,閒置三成為緊急因應之用。(資料照片/沈粲家攝)

當接單超過七成稼動率,中衛就會添購機器設備,讓平均利用率降至七成,閒置三成為緊急因應之用。(資料照片/沈粲家攝)

此次武漢肺炎造成全台防疫拉警報,政府更於1月底發布口罩徵收令。由於事出突然,有些工廠的產能趕不及徵收量,不過中國衛生材料生產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衛)反應快速,交出高於平日產能3倍的數量。

 

據中衛高層透漏,能反應這麼快,靠的是「七三法則」,在稼動率 更多 指設備在所能提供的時間內為了創造價值而占用的時間所占的比重。與人力配置的方面保持七成工作,剩餘三成留存實力快速反應。當接單超過七成稼動率,中衛就會添購機器設備,讓平均利用率降至七成,閒置三成為緊急因應之用。另外是每個人工作量維持七分忙碌,剩餘三分留做因應緊急事件。不過當淡季來臨時,稼動率以及人力配置就會降至五成,但中衛認為這是醫療器材業必須付出的企業社會責任。

 

從風險管控的觀點來看,像中衛一樣有此緊急應變計畫的廠商,應該不會很多,原因無他,金錢因素使然。當中衛面臨淡季時,稼動率以及人力配置會降至五成,另外閒置的五成是公司必須支付的成本。在台灣應該沒有幾間中小企業可以有如此雄厚資本能夠刻意維持閒置產能,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產能都是能拉多高就拉多高,這件事情無關良心與否,因為對於那些中小企業而言,閒置的產能就是成本,公司就是要墊錢,而中小企業的週轉金不若大企業,稍不注意就會面臨倒閉的危機,因此大多數中小企業主不太願意因為未知緊急事件,而配置閒置產能。

 

從社會責任的觀點來看,中衛宣稱維持閒置產能以因應緊急事件,是醫療器材業必須付出的社會責任,但公司法第一條部分內容為「公司經營業務,應遵守法令及商業倫理規範,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該法對於企業社會責任部分並沒有強制規範,因此倘若中衛沒有刻意維持閒置產能,我們也不能說他們有錯,畢竟他們沒有盡社會責任的義務。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因為環境因素而選擇不維持閒置產能,而法令又無法有效規範企業須負社會責任。因此這個問題不是單一公司行號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系統性的風險因素使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需要政府介入改善之外,民間也要發揮社會動員力配合。

 

政府可以介入的部分,短期來說,建議修改公司法,明定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此種做法除了防止敷衍了事外,還可防止徇私舞弊;另外是針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項目提供補貼及誘因,暫時讓企業實行社會責任時有利可圖,進而讓企業培養習慣。中期措施則可依據修正後的法令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讓願意負社會責任的廠商具有競爭優勢。長期措施是改善經濟體質,讓企業有足夠的獲利實行社會責任。

 

而當政府施政時,需要大多數人加入社會動員與政治討論,避免政治冷感,讓大多數人相信國家機器是他們的,應該由他們來主導國家方向、監督與制約。而民眾除了監督政府外,也需要支持政府所規劃的措施,尤其是當政府施政對既得利益者產生衝擊時,更是需要大多數人的參與及討論,才可盡速凝聚社會共識,作為政府施政的後盾。多元的聲音可以促進政府提升決策品質,單一聲音會讓政府往獨裁的路邁進。

 

最後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有責任表達訴求。每次消費都是一種投票,廠商可以知道消費者鼓勵何種行為,例如偷工減料的廠商所生產的商品卻仍熱銷的話,廠商就會受到鼓勵,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偷工減料,直到發生社會事件的那一天。所以我們應該開始思考購買商品時,除了廠商的成本以及獲利之外,是否還要鼓勵廠商多負擔一點社會責任以及風險,如此思考下所做出的消費行為,才可以鼓勵廠商開始認真回應我們訴求。

 

面對疫情來犯,雖然大家倍感威脅,不過只要轉念一想,危機可以化為轉機。培養實力,始於疫情蔓延時!

 

※作者為工程顧問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