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選舉 川普未藉肺炎風暴對習近平趁勝追擊

韋行之 2020年03月01日 07:00:00
儘管美國對中戰略的主軸清晰明確,在執行過程中卻屢屢出現內部不同派系的角力,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是總統川普。(湯森路透)

儘管美國對中戰略的主軸清晰明確,在執行過程中卻屢屢出現內部不同派系的角力,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是總統川普。(湯森路透)

起源於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不僅為習近平政權帶來嚴峻的挑戰,也給早已緊繃的美中關係注入新的變數,更讓川普政府內部兩股對中勢力的角力檯面化。

 

過去兩年多來,川普政府內部給美國對中戰略定調,從2008年發表第一本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脈略就清楚看出,美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而非「競爭夥伴」。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和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陸續在智庫發表的演說中,強調過去美國對中國的「交往政策」(engagement policy)已經失敗,美國必須在貿易、軍事、科技、民主等議題上,要求中國展現崛起強權的責任。華府也透過外交斡旋與結盟拉攏,極力圍堵中國在全球推動「一帶一路」計畫與先進科技的佈局。

 

但儘管美國對中戰略的主軸清晰明確,在執行過程中卻屢屢出現內部不同派系的角力,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是總統川普。川普自詡是談判專家,熱愛「交易式外交」,更熱衷於「元首外交」,再加上連任考量,往往在執行對中政策過程中,向外界傳出混淆的訊息。從最近攸關美中關係的幾項事件上正可以呈現出如此的不一致性。

 

一月中旬,美中終於簽署所謂「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這是打了一年半的貿易大戰之後,川普與習近平各自退讓、各取所需、各自對內交待的「暫時休兵」。川普早就拿著這份貿易協議進行選舉消費,特別是高分貝向農業區的選民和美國企業宣揚,中國承諾於兩年內向美國購買價值200億美金的商品。川普未料到的是,此時此刻的中國武漢,早已在中國政府掩蓋之下,爆發嚴重肺炎疫情。隨後的封城、各國撤僑、疫情快速擴大,以及全球許多國家出現確診與死亡案例,真正曝露出中國政府治理能力的嚴重缺失,連帶也可能影響到美中貿易協議的執行。

 

對習近平而言,武漢肺炎更像是可能壓倒他強勢領導的最後一根稻草。過去兩年來,在川普政府全方位的圍堵下,美中貿易談判讓習近平疲於奔命;習近平念茲在念茲的「一帶一路」,遭遇各國的反彈,也被美國冠上「債務陷阱」的污名;華府全力拉幫結派抵制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和起訴中國間諜活動的舉動,也讓北京危機四伏;香港「反送中運動」衍生成「反中」示威,讓北京奉為神主牌的「一國兩制」壽終正寢;台灣總統蔡英文順利連任、民進黨繼續維持在國會數、「台灣認同」的民意再次超越八成,成為北京最不想看到的結果;而中國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已經陷入成長停滯狀態,今年能否「保六」都幾近不可能的任務。最後就是武漢肺炎的爆發,讓習近平成為中國民眾千夫所指的目標,也使得中國的國際形象每況愈下,猶如過街老鼠,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尤其嚴重。

 

鷹派要貫徹美中關係「分道揚鑣」

 

種種發展,加深白宮內部對中政策的論辯和角力,爭議焦點在於是否要一鼓作氣,讓中國這個可能威脅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區域強權倒下?

 

在川普政府內部對中「鷹派」眼中,這是貫徹美中關係「分道揚鑣」(de-coupling)最好的時機。這派陣營主張強打貿易牌、民主牌、華為牌、台灣牌、印太戰略牌、南中國海牌、武漢疫情牌,讓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破功」;減少國際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進而投資美國;給習近平極權致命一擊,化解中國在未來對美國領導的威脅與挑戰;讓華為無法成功在全球5G市場鋪天蓋地,繼續竊取各國政府與企業情資等。

 

最新的美中摩擦點包括北京驅逐三名「華爾街日報」記者,理由是該報一篇文章以「中國是亞洲病夫」為名,批評北京當局處理武漢疫情不當。白宮則考量祭出相同的報復,驅離在美的中國媒體。此外,美國司法部最近正式起訴數名具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背景的駭客。白宮「鷹派」代表性人物納瓦洛(Peter Navarro)就呼籲,武漢肺炎事件證明,全球應該減少對中國藥品市場依賴。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也強調,繼貿易戰之後,武漢疫情的爆發將催促更多製業業回流美國市場。

 

但白宮內部以財政部長穆努勤(Steven Mnuchin)為核心的「鴿派」,則力主要正常化美中經貿關係,不要對中國趕盡殺絕。而最近川普也在「推特」發表與白宮內部鷹派不同的論點,格外引發關注。川普先是於2月初與習近平通電話,事後還讚揚習近平處理疫情得當,等到4月氣溫升高後,情況應該能夠獲得控制。接著川普又在抵制華為一事上表態,他不主張凡事應該要以國家安全為由,來限制美國技術售予中國大陸的各項措施。

 

川普這項最新說法並未指明華為,而是比較像是要為美國商奇異公司(GE)出售飛機引擎給中國說項,因為後來也重申他對華為向來不假辭色。因此比較客觀的解讀應該是,川普認為習近平在此時此刻處於內外交迫的情境,華府若是打落水狗,可能逼得北京無法履行貿易協議中對美採購的承諾。更遑論,若是美國全面抵制華為的作法,造成美國本土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反彈,也有可能殃及他的總統選情。

 

作為領導者與談判最終的仲裁者,川普在專業幕僚的談判成果之上,總會強勢加注個人意見。外界看來是白宮內部意見相左的混亂局面,有時候可能是川普打出「黑臉」與「白臉」的兩面手法。對川普而言,如何權衡兩派幕僚的歧見,以及不衝擊連任選情,又能維持與習近平談判的上風,才是他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決策風格。畢竟如果當習近平處於下風與弱勢之際,川普還毫不留情地趁勝追擊,剛好可以讓習近平操弄反美情緒與民族主義,或是在地緣政治衝突點上不配合美國。在現階段民主黨總統初選仍不明朗、川普連任選情看好的情況下,川普選擇給習近平預留情面、甚至適時送暖,圖的連任之後更長遠的談判籌碼。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