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閔聲觀點:司法改革的兩把斧頭

鄭閔聲 2016年07月22日 13:51:00
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人謝文定、林錦芳(圖左一、左二)拜會立法院長蘇嘉全。(攝影:蕭芃凱)

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人謝文定、林錦芳(圖左一、左二)拜會立法院長蘇嘉全。(攝影:蕭芃凱)

「如果限我在六小時內砍倒一顆樹,我會先花四個小時把斧頭磨利。」美國前總統林肯這句名言,字面上看來挺接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成語;但他更想強調的,應該是「沒準備好,就別急著出手」的觀念。

 

蔡英文總統21日接見民間監督大法官聯盟代表時,坦承自己在思考提名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上,因為考量到司法國是會議即將到來,而有些倉促。蔡總統這番自我反省,馬上讓我聯想起林肯說過的話。

 

在五二○總統就職演說講稿裡,關於司法改革的段落,獲得了社會廣大且熱烈的迴響,這證明了「不受人民信任的司法」,是一顆由民怨聚積而成、阻礙國家向前邁進的大樹;身為領導人的蔡英文,必須設法破除這道障礙;而合適的司法院正、副院長,就像是總統改革司法過程中,手上最鋒利的兩把斧頭。

 

但自從總統府七月十一日發出提名咨文後,法律界對未來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的質疑與反彈聲浪不斷升高;而且絕大多數對提名持反對態度的團體或個人,不是來自「意識型態對立陣營」。也許因為挑戰意見無涉政治動機,總統府也僅柔性呼籲各方在不預設立場前提下,嚴格審查。

 

兩位被提名人還沒接受國會檢驗,就已經傷痕累累,未來即使能順利就任,聲望也勢必大受折損。

 

當然,司法改革絕不只是法界說了算,蔡英文也一再強調,「回歸人民的司法」是她對司改議題的核心價值。

 

但從素人的角度來看,兩位在司法體系裡服務超過四十年的法律人,如何能體會、進而反映民眾期盼司法改革的心聲?兩人曾分別擔任以「使命必達」為最高原則的司法院秘書長,一般人又怎能期盼他們突然跳脫執行者角色,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司改創見?

 

如果最高司法行政首長不足以代表「人民的聲音」,台灣的司法又該怎麼「回歸人民」?

 

司法改革,不只是司法院的責任,但總統提名的司法首長,理應展現執政者對司改的理想。可惜截至目前為止,外界仍未清楚理解,總統與兩位被提名人之間,信仰著什麼樣的共同理念。

 

基於曾自許要組成最會溝通政府的承諾,總統與被提名人應窮盡所有可能說明理念,讓全國民眾擁有充分資訊判斷「他們是不是最適當的人」,不能期盼佔國會多數的民進黨立委「嚴格審查」後,能自然投下同意票,相信蔡總統一定能同意,「改革意志」是比「執政利益」更上位的理想。

 

蔡總統握在手上的,是兩道佈滿創口的斧頭,如果真沒辦法換掉,至少趁著現在還有點時間,盡量用具體的司改願景磨利它們吧。

 

※作者為本報記者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