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剛成軍的3架「超級美洲獅」EC225救難直升機之一」。(湯森路透)
自從臺灣的科技政委唐鳳運用其科技專業協助對抗COVID-19「武漢肺炎」防疫,被日本媒體以「38歲IQ180的台灣天才大臣」報導後,三月份立刻成為日本網友「超想與臺灣交換」的政治人物,唐運用其科技專業讓防疫更加靈活快速,讓臺灣躲過被預測可能是全球疫情第二慘的國家,而台灣在面對武漢肺炎「第一次段考」,運用科技軟實力的成績可謂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傑出。
不過,3月9日晚上8時一艘香港籍貨輪要進入台北港時,不慎擦撞領港船造成楊姓船長(59歲)及李姓船員(28歲)落海,海巡署艦艇分署獲報後立即派出淡水隊10065艇、3572艇及桃園艦警備小艇於台北商港內搜尋,到隔天(10日)上午8時終將落水的兩名民眾尋獲,整個台北港區內小區域的搜救歷時12個小時。何以在港區內的搜救耗費如此長久的時間,其實與缺乏科技化搜救裝備密切相關,因為海巡署的FLIR System(紅外線熱像儀)目前僅配置在一千噸級以上的大艦,而單兵便攜式的夜視鏡並未全面配發,加上海巡署缺乏自己的航空機隊,僅能仰賴最原始的人力在港區內來回搜尋,這樣的狀況其實已是國內搜救單位的陳年宿疾,卻遲遲未能受到高層的重視。
回顧2017年11月7日空軍少校何子雨駕駛的幻象戰機於台灣北部海域失事墜海,針對幻象戰機夜間的搜救行動自11月7日起至11月10日僅僅三天的期間,空軍與空勤總隊合計出勤82架次並打了超過550枚的照明彈,就是因為空勤總隊所屬的救難飛機缺乏夜視裝備,難以搜尋因夜航訓練墜海的何子雨飛官,以致空軍的C-130運輸機必須不斷在海面盤旋施放照明彈,供搜救人員憑藉肉眼透過機艙玻璃尋找可能的失事殘骸。
目前國內具有夜間搜救能力的航空器均在空軍救護直升機隊,僅3架S-70C海鷗救難直升機,與剛成軍的3架「超級美洲獅」EC225救難直升機。但是直升機先天航程距離不足的短腿性能,平均滯空時間僅約3小時,造成救援直升機飛抵距離百公里外海的失事地點作業時間不到一小時即須返航的窘境,所以空軍只能不斷的增加派飛次數,以彌補缺乏可長時間滯空定翼機的缺憾。相較於越南的DHC-6及CASA C-212或是菲律賓TC-90定翼機,均有6到8小時的滯空搜救能力,臺灣身為人均所得2萬美金的國家,在海洋空中搜救的科技水準上卻連越南跟菲律賓都不如,實有改善之必要。
反觀2019年2月份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F-2B戰鬥機於外海130公里處墜海,墜海飛行員於9時18分發出求救訊號,馬上在9時30分被配置海面搜索雷達的U-125A定翼搜救機尋獲,並派出直升機於10時06分將兩名墜海的飛行員回收至機艙內。是的,從失事到救援結束僅僅50分鐘不到仰賴的就是高科技的搜救裝備(包含前視紅外線儀FLIR與海面搜索雷達surface search radar),反觀臺灣目前僅憑照明彈與肉眼的搜救方式,與百年前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海面搜救模式其實差距不大。政府實在應正視此一問題,莫讓臺灣的海空搜救能量猶如停留在石器時代般仰賴火光與肉眼,天佑台灣。
※作者為業餘自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