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語言市場的競爭,台語面對諸多的結構性困境。(台灣日治時期的歌仔冊《農場相褒歌》/維基百科)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在2007年的調查研究,全球大約有7000種語言,其中有一半會在這個世紀消失,而且絕大多數屬沒書寫文字的語言。有些語言甚至只剩一個人會講;這個人死了,這個語言就消失了。
語言消失的原因很多,文化壓迫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場競爭」,也就是「語言技能」的市場價值不夠。語言的學習有成本,因此語言學習者也要講究投資報酬率。
我在北美台僑圈的觀察,大部份父母會把小孩送中文學校,學習中文的書寫與閱讀,畢竟中文還是台灣的主要官方語言。堅持在家裡跟小孩講台語的台僑家庭不多。
中國經濟崛起後,有很多美國小孩也興起學中文的熱潮,甚至很多州的高中與大學,都增加了中文課程。有趣的是,台僑家庭也因此更積極把小孩送中文學校,因為台僑第二代學習中文的成本相對低,也更容易獲取中國崛起的語言紅利。
中文的經濟價值高於台語,這是一個我們無法否認的事實。在這個現實之下,我們要如何保持或提高台語的競爭力呢?
我認為提高台語的「文化價值」是方向之一,也就是讓台語使用者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不讓台語的學習只為了世俗的利益。就像小孩學鋼琴不一定要當演奏家(經濟價值),也可以豐富音樂的欣賞(文化價值)。
要增加台語的文化價值,就要保存傳統台語的優美。問題是,台語沒有「通用」的書寫方法,可被用來彰顯或保存這個語言的優美。有心在公領域提倡台語的人,只能「中文為稿」,搭配「隨口翻譯」的台語發音。
對這樣的台語公開使用(例如選舉演講或立法院質詢),我的感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我樂見台語可以從家庭走入公領域;另一方面,我也擔憂隨口翻譯可能傷害台語原有的優美。正因為這個擔憂,我建議公眾人物發言時,台語的使用可以更有彈性,不必堅持全程台語。
我對台語文字化的另一個擔憂,就是「反向」翻譯的粗俗化,而且多數台灣人沒警覺,甚至樂於跟著使用。這些喪失原意的諧音台語,已成為台灣語言文化的一部份,例子包括「凍蒜」、「冰的」、「靠北」、到最近才出現的「卡臣」等。
事實上,台語最大的困境,就是這個語言被「政治化」了。這個政治化過程,始於國民黨對台語的打壓。因為政治打壓,「講台語」變成台灣人國族認同的標章。台灣政治民主化後,台語不再被禁止,但幾十年的政治打壓,已讓台語的生存空間大為縮小。
在此背景下,要讓台語復活需要有「額外」的努力。不幸的是,這樣的額外努力,一不小心就成為「反向」的台語政治化,也就是台語的使用變成另一種「政治正確」。這是很多政治人物在公眾場合使用台語發言的理由之一。
問題是,台灣社會還有強烈的族群情節,台語的使用也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對立:有人提倡;有人抵制。提倡台語的人變得敏感,深怕當初打壓台語的力量,會用另一種型態出現,繼續抵制台語的推廣。
在這個氛圍下,部份台語使用者展現「獵巫」的行為,四處征戰抵制台語的「潛在」敵人。然而這樣的征戰,不僅無助於台語的保存,反而會加速台語的消失,因為台語使用者已變成政治壓迫的加害人,而且受害者可能包括一輩子講台語的自己人。
在全球語言市場的競爭,台語面對諸多的結構性困境。台語文使用者要如何走出這些困境,我並沒有具體的建議,但我確知獵巫不會是答案。
※作者為美國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