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肺炎】糧價危機襲捲亞洲 限制糧食出口反助長恐慌性購物

高詣軒 2020年04月04日 18:50:00
3日,新加坡一處賣場的顧客購買衛生紙、泡麵等商品。(湯森路透)

3日,新加坡一處賣場的顧客購買衛生紙、泡麵等商品。(湯森路透)

各國近期除了紛紛出現空蕩的街景,賣場貨架掃購一空的景象也不約而同在各地出現,讓人擔心全球食物價格上漲的危機是否會重演。雖然事態重現的機會應當不大,但專家提醒,各國實施出口管制、缺乏資訊協調分享、怠慢農民保障,可能加劇糧食危機的恐慌。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並非透過食物傳染,全球糧食儲量也算充足,理應不會重演2007-8年的糧價危機。

 

但報導引述專家指出,亞洲各國近期的政策有加劇恐慌的跡象,若未來糧價真的飆漲,政府決策者難辭其咎。

 

 

政策失當恐催生危機重演

 

一向物資豐富的新加坡,在疫情衝擊之下,農產貿易商眼見長期供貨國開始實施出口管制,逐漸擔心起未來能否持續滿足賣場供貨。隨著民眾到賣場搶購的新聞屢次傳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日宣布將關閉學校和非必要產業活動,並呼籲民眾不要囤貨。

 

據《南華早報》,在新加坡的消費者混亂之際,東南亞的農產業者也受到干擾。在農產眾多的馬來西亞「金馬崙高原」(Cameron Highlands)上,蔬果農民面臨因疫情而生的全國交通管制,物流宛如遇上惡夢,很難順利包裝並運送農產品。

 

新加坡一處賣場3日貨架冷清。(湯森路透)

 

而在菲律賓,小規模從農業者的生計也大受打擊。由於缺乏可以購買糧食的收入,小農正在轉向仰賴自家的農產品維生。當地的農民權益倡議者擔心,在政府實施行動限制之下,小農可能面臨糧食無法自給的問題。

 

民眾擔心疫情持續,造成搶購、囤貨的消息層出。然而報導指出,目前全球米、麥等主食儲備充足,庫存/需求比重(stock-to-use ratio)遠高於2007年危機前的狀況,理應無須過度擔心,但亞洲各國近期有不少示警的聲音,警告危機重現的風險。

 

《南華早報》訪問多名區域糧食安全專家、食品產業老闆、食品貿易及進口商、以及相關倡議人士後認為,只要措施適當,就可以避免糧食危機。然而部分專家也指出,要是食物危機不幸重演,罪魁禍首大概就是政府決策者因應不當。

 

3月間法國一處賣場的「熱賣」景象。(湯森路透)

 

食品出口限制將加劇危機

 

專家指出,不利遏阻危機的可能包括強制性出口控制、未積極在多層次協調和分享資訊、以及在農民和低收入鄉村人口的福利保護方面光說不練,這些都會讓食物危機恐慌加劇。

 

報導引述一名新加坡農產貿易商指出,從過往經驗可知道,區域各國開始實施出口管制,不但會加劇問題,限制國也可能反受其害。

 

為什麼呢?東南亞糧食安全專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者鄧保羅(Paul Teng)向《南華早報》說明,2007-8年糧食危機期間,部分國家開始就稻米實施出口管制後,其他國家隨後跟進,導致群眾心理產生,越來越多國家跟進,最後真的出現稻米的價格危機。

 

 

目前東南亞各國的官員,仍少有公開提醒類似情況重現的可能,表面上樂觀看待糧食安全問題。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對當局的計畫知情的數名進口商卻透露,檯面下已經有許多準備動作,例如指示進口商囤積罐頭等不易腐壞的貨品。

 

許多政府在近幾周也要求進口商,確實取得未來稻米出貨的合約,以防之後無法拿到新的出口許可。這些措施隨後也證明有其必要,畢竟緬甸、柬埔寨、越南等國都相繼宣布在3月24日起就實務上暫緩新的出口訂單。

 

各國一般都有大量糧食儲備,至少備妥3個月份的稻米,但近期中南半島各國的動作卻引發外界疑慮。除了上述3個東南亞國家採行出口限制,根據報導引述農業組織「CGIAR」資料,截至2日已有其他8國對食品實施出口限制。

 

 

倡議者籲當局重視農民

 

由於越南占了全球稻米貿易約10%,《南華早報》引述糧食安全專家鄧保羅指出,接下來數周到數月,全球應該會特別關注越南的情況,觀察米價危機是否會發生。若出現長期持續的混亂,可能會對仰賴稻米為主食的亞洲各國造成衝擊。

 

由於2007-8年的糧食危機中,人們過分看重稻米取得,被視為一大敗筆,因此馬來西亞「Khazanah」研究機構的糧食安全專家奧馬爾(Sarena Che Omar)向《南華早報》表示,如今從各國政府在稻米和其他糧食的儲備狀況上來看,顯示政府已從過去學到一點教訓。

 

曼谷的賣場員工戴口罩上班。(湯森路透)

 

奧馬爾認為,各國現在該要關注的,是社會弱勢在這段期間是否得到妥善關照,「糧食安全不只和供給有關,也和負擔能力有關」。同樣,倡議農民權益和永續農業的「泛亞太」(PAN Asia-Pacific)組織執行主任倫甘(Sarojeni Rengam)也認為,政府對基層需求的注意不足。

 

報導引述倫甘指出,東南亞各地農民相繼傳出因為封鎖措施,導致運輸和行動受限,造成糧食開始告急。措施之下,部分工作陷入僵局,農產無法包裝運送到市場和銷售業者。馬來西亞總理慕尤丁(Muhyiddin bin Yassin)等領導人宣稱措施不會影響農業,但事實擺在眼前。

 

「溝通、溝通、再溝通」

 

實施管制措施的國家裡,工人能否下田工作也引發混亂,這也代表農產的損失似乎無可避免。以印度來說,3月24日起封鎖管制後,原本在農產地工作的移工開始回家,引發外界擔心。倫甘表示,防疫措施確實必要,但政府不應無視基層、仰賴每日薪資的從農者。

 

1日,維也納的賣場員工提供口罩給顧客。(湯森路透)

 

面對共同的危機,民間也發起互助,例如馬來西亞公司「綠英雄」(Green Hero)就起身幫助「金馬崙高原」上的農民媒合首都吉隆坡的買家,另外馬國民眾也計畫集體募資,在封鎖期間提供一日兩餐給移工、單親家庭、街友等弱勢社群。

 

然而這樣的互助精神,在各國政府間卻是少見。報導採訪的專家大多認為,國際合作是預防糧食危機的關鍵。也因此,澳洲、加拿大、智利、紐西蘭、緬甸、汶萊、新加坡等7國在3月26日宣布同意保持貿易和供應鏈開放,可說是政府間合作的表率。

 

研究2007-8年糧價危機時政府因應措施的鄧保羅表示,各地政府必須解決缺糧的心理恐懼,以免危機從恐懼產生,「解決之道在於教育公眾,這需要透過向外拓展的措施和資訊。在危機時刻,有3件必須做的事:溝通、溝通、再溝通。」

 

維也納一處商場內的顧客選購衛生紙。(湯森路透)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