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有公平對待每個人嗎

汪淑媛 2020年04月07日 07:00:00
病毒的確是無差別地攻擊每個人,但避開病毒攻擊的能力是有差別的,不是每個人都平等的。(湯森路透)

病毒的確是無差別地攻擊每個人,但避開病毒攻擊的能力是有差別的,不是每個人都平等的。(湯森路透)

早上收到紐約友人透過line傳來比爾.蓋茲的一篇文章,主題是「新冠病毒教了我們些什麼?」他說,病毒提醒我們,我們都是平等的,疾病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不管我們文化、宗教、職業、財務狀況、或者名聲,他舉大明星湯姆.漢克斯也染病為例,支持他的平等論述。

 

面對病毒 有錢沒錢還是有差

 

但我讀完之後,一直覺得怪怪的,有點不是滋味。沒錯啦,病毒不會分辨誰有錢或沒錢,社會階層高低,也不會有種族歧視,表面上是公平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有錢的人可以擁有較多的選擇,可以暫時不工作,可以搭飛機商務艙、頭等艙,甚至包機,可以躲在自己的城堡裡大量減少與人群的接觸,這些都是沒錢的人做不到的。因此,在預防被病毒寄生的機會,有錢人與沒錢人的機會應該是不平等的。而且得病之後,要與病毒抗戰,有錢沒錢的戰備力也相當不同,尤其是在醫療資源分配獨厚有錢人的美國社會,彼此之間差距更大。從防役的角度,病毒其實再度提醒我們,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很多的不平等。

 

這念頭才在腦海裡停留沒幾分鐘,就看到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支持了我的推論(2020.4.3 New York Time, by Jennifer Valentino-DeVries, Denise Lu and Gabriel J.X. Dance )。從三月初美國疫情爆發之後,調查研究發現收入位於最高10%的人比最低10%的人明顯地減少在外趴趴走動的時間,調查的樣本包括25個大都會區,研究發現都一樣,結論是,在這個時候,能待在家是奢侈的。

 

然而,紐約時報的研究是相關性研究,無法推論因果關係,也就是有錢並不一定是造成讓人們會待在家的直接因素,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有錢人可能同時也是教育程度較高或者與獨處能力比較強的人。財富並非是防疫能力的唯一優勢,好奇與聰明的人,願意去研究瞭解病毒,預測它們移動的方向,可能出現的地方,懂得它們生存的條件,就比較能避開;有獨處宅居能力的人,也能夠減少與病毒相逢的機會。因此,紐約時報的研究,若將變項換成教育程度或個人獨處的能力,我預測統計出來的曲線可能不會相差太遠。病毒不長眼睛,但是人可以因為資源不同、聰明才智不同、洞察力不同而避開病毒的攻擊。

 

比爾蓋茲說,疾病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不管我們文化、宗教、職業、財務狀況、或者名聲。(湯森路透)

 

假設每個人的防疫能力不同,病毒有可能比較容易攻入經濟弱勢、知識、智力弱勢、心理弱勢的族群,這給我們防疫的啟示是什麼?

 

當一個社會資源分配相當不公,僅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弱勢族群比例很高,這群人都傳染到病毒了,既得利益或者是優勢者的生存空間會不會限縮,傳染到病毒的機率是會下降還是上升?這當然又是簡單的邏輯,很容易推論,有錢有勢者的優裕生活方式,幾乎是依賴沒錢或者不是那麼「聰明」的人的勞力建構出來的,所享用的物質也是弱勢者生產出來的。因此,多一個人染病,有錢有勢的人就會多一分生存風險。這不是可以個人偏安的時代,我們都是相連的,如同蝴蝶效應,這個論點已經有無數人在呼籲倡導,我們只是一直不情願將這概念落實,盡量去尊重所有的生命,照顧每一個人,公平地分配資源。

 

台灣防疫團隊令人嘆為觀止

 

台灣防疫團隊的思維細密,反應快速,我能想到的策略方向,總是看見他們已先我一步擬好具體的執行步驟,兩個多月以來,我嘆為觀止,欣喜台灣社會有這麼多人才。但讓我更引以為傲,相當觸動的,是一個都不能少的人文思維與真誠對待每個人的態度。此外,防疫團隊每天用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詳細說明每一個確診案例的感染過程,提供第一手訊息警示全國民眾病毒可能在哪裡,如何預防,提升民眾對病毒以及傳染方式的認知,努力教育每個人都成為公共衛生專家,這個政策非常高明,執行力也相當好,持續了兩個多月,發言的人理性、客觀、科學、人性、溫柔,等於是全國直播教室,凝聚了台灣,也成功地防疫至今。

 

只是,清明連假期間,看到台灣各大景點遊客爆滿的新聞,有點不可思議。可能大家都悶很久了,需要透透氣,也可能對台灣防疫很有信心,不覺得有危險,也有可能大家都疲憊了,累了,感覺麻痺了。然而,目前世界各地疫情相當嚴重,連續幾週都是翻倍成長,人累了但病毒一點也不累,勢力越滾越大,我們沒有鬆懈的本錢,台灣人習慣以群眾聚集的放鬆方式讓人很擔憂。

 

但為什麼很多人在家中,或在人少一點的地方,就無法透氣,無法放鬆?這或許也要有點同理心,責罵與強行遏制並非最好的解決方式。長期以來,台灣是一個集體性較高的社會,突然規定大家要保持距離,得很壓抑,很忍耐。我們的教育相當忽略個人的內在心理空間,忽略心靈空間的耕耘,不習慣與自己靠近,認識自己,探索自己,與自己的距離很遠,有時面對自己,搞不好比與病毒直球對決還可怕,還難以忍受。

 

台灣的教育長期以來相當忽略個人的內在心理空間,忽略心靈空間的耕耘,不習慣與自己靠近,認識自己,探索自己。(湯森路透)

 

學習獨處的能力

 

以目前的趨勢,疫情可能還要持續好幾個月,人的獨處能力應該也是一種防疫力,政府或許可以協助與推動人民的獨處力,尤其有這麼多人必須被隔離。雖然獨處能力無法短時間養成,但我們已經有那麼多不可能的任務都達成了,人的適應力很強,這應該不難。教導獨處時的放鬆方法,若有越來越多人能享受獨處,執行社交距離就會很省力。在政府與媒體的帶動下,這麼喜歡追求流行的台灣,也許獨處有機會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新的生活方式。

 

病毒的確是無差別地攻擊每個人,但避開病毒攻擊的能力是有差別的,不是每個人都平等的。除了由上而下的圍堵政策以及知識教育之外,提升經濟弱勢、心理弱勢、心靈弱勢的人的居家以及獨處能力,由下而上,防疫會更紮實。我們外在的生存空間因為疫情而受限,但內在空間、心靈空間可以無限擴展。許多藝術家、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都很熟悉擅長精神文化空間的營造,但他們可能是經濟弱勢者,建議政府經濟協助無穩定工作收入的文學、藝術、文字工作者,邀請他們協助社會大眾學習獨處,建造內在城堡,在亂世裡,可以安心躲藏。

 

※作者為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