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服儀解禁」是鬆動威權的開始

趙南星 2020年04月09日 07:00:00
要求學生穿制服,是某種信念或價值觀的傳達,但不見得完全切合時代。(攝影:陳品佑)

要求學生穿制服,是某種信念或價值觀的傳達,但不見得完全切合時代。(攝影:陳品佑)

教育部日前提出《學生服裝儀容之原則》新版草案,除了明訂高中的「服儀委員會」學生代表應佔1/3以上;校方針對服儀違規的學生開立「愛校、勞動服務」若修法通過,也將被認定不合法;部分學生團體熱烈響應,並提出立即執行、明確限定輔導管教態樣,避免學校繞道處罰、確實檢視修法後各校落實情形等訴求,發起的連署目前也獲得逾 2000 名學生連署,12名立委響應。

 

此草案一出,引起部分人士批評,例如:學生不穿制服,花費心思打扮,會無心於課業,成績變差;學生會穿著不適當或暴露,引起師生關係緊張,甚至引來外校壞朋友的注意,以致結交損友;而統一穿著制服,可弭平階級,避免對弱勢孩子貼標籤等。

 

身為教師,筆者對此事件,有幾點看法。第一、關於「服儀解禁」的反彈聲浪。孩子花心思打扮,就會成績變差,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美感教育需從小培養;穿著不當會引起人際關係緊張,那試問出社會後,就不用自己挑選適合衣著嗎,為何不從小開始練習,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樣貌?最後,制服真的可以「弭平階級」嗎?或許制服可暫時抹除同一群體(同校)的差異,但一離開學校,身上的制服,是否反而彰顯了階級?綜合以上幾點,筆者對制服的功用,是存疑的。

 

第二、根據社會學的說法,學校教育不只學習基本能力,還有社會化功能,也可說是「隱性課程」。校規要求學生穿著整齊制服、準時上下學、對師長有禮貌等,都屬於隱性課程,是某種信念或價值觀的傳達,但不見得完全是切合時代的。教育部透過修法,逐漸讓學生也能參與服儀規定的討論,是社會威權體制逐漸鬆動、啟動對話的開始,筆者樂見其成。

 

除了老師,學生這些「個體」,也是學校這個「群體」的一部份,個體的行動會再製並改變整個群體的面貌。台灣社會對「學生」和「學校教育」有何想像?眾人的交集點在哪裡?都有賴透明公開的溝通。

 

※作者為台北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