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的會場(TIDF提供)
今年10月30日,我和TIDF策展人林木材剛結束在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 (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的參訪行程,準備搭機回台。
一早,我們先到旅館的餐廳用餐,過去幾天的此時,杯盤碰撞聲響早已此起彼落,走道熙熙攘攘,餐桌皆圍坐著各方的影展來賓,有的臉上仍帶著些許疲倦,安靜地啜飲著濃黑的咖啡,但更多的人早已談笑風生,於席間分享各自的影展見聞,或藉機攀談認識。不過,來賓們皆已於前日離開,目光所及,除了幾位稀疏散落的一般住客外,唯獨影展策展人Marek Hovorka還依舊在此與家人共進早餐。
藉由電影來思考——紀錄片與影展視野的拓邊
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的朋友都稱Marek是『Head of the Festival』,影展以他為首。1997年,還只是位高中生的他,和幾位同學有了舉辦影展的念頭,希望藉由電影來進行思考(Thinking through Film),而這個夢想在同年秋天就付諸實現——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就此誕生。二十年來,Marek一直擔任策展人,影展也從當年僅有數十位觀眾參與的小型活動,成長到放映四百多部影片、有著四萬多人次參與的國際盛事。在Marek身上,似乎仍保有當年的熱情,從未停止對於「紀錄片」與「紀錄片影展」兩者進行各方各面的思考與探索,如同煉金般著迷於各種實驗與嘗試,讓我們看見,策展不僅是其工作與生活,更是其生存意義所在。
歷經了二十年的策展,伊赫拉瓦影展創立了各種地域性與影片類型的獎項,例如,國際競賽單元Opus Bonum、聚焦在中歐及東歐國家的競賽Between the Seas、以捷克影片為主的Czech Joy或實驗片單元Fascinations。而今年在Opus Bonum中,Marek更是大膽地只邀請「一位」評審,一個人決定這個獎項歸屬,激進地強調紀錄片不管是創作或是品味所含藏的個人性面向。
觀摩單元更拉開時間與美學的縱深,有關注當代世界的「見證」(Witness)單元、蘇聯前衛電影專題、焦點影人Bill Morrison對於廢棄膠捲的再創作與思考,以及新浪潮導演侯麥的紀錄片美學回探,甚至在「伊赫拉瓦宣言」(Jihlava Manifesto)單元中,進行影展自身二十年間美學視野的梳理與宣示。
還記得第一天翻開影展節目手冊時,視線隨即被各種斑斕色塊的單元圖示所佔據,因為影展不僅有六個主要競賽之外,還有二十個觀摩單元與多個產業單元,以及琳瑯滿目的音樂會、劇場、讀書會等周邊活動。短短六天,節目和活動幾乎遍佈了紀錄片世界的豐美,更展現了一個紀錄片影展的多元與活力。
影展身份探索工作坊——交流的實踐與實驗
除了影片競賽與觀摩單元外,伊赫拉瓦影展的產業單元,則特別側重產業人士間的經驗交流與產業未來的探索。例如,有針對製片的工作坊(Emerging Producers),與試圖啟蒙聽者和窺探未知的靈感論壇(Inspiration Forum),美國著名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便是今年講者之一;而幾乎每個活動也都可看到Marek的身影,時而主持、時而加入對談。
這次我受邀參加一個為期兩天半的「影展身份探索工作坊」(Festival Identity),工作坊以「影展」為主題,參與的人大都來自中歐與東歐的影展,TIDF是唯一的亞洲代表。在工作坊中,並不只探討「為何辦影展」與「如何辦影展」等基本問題,也花費許多時間在思考更深入的問題,像是如何優化影展?如何打造自己風格、創造有別於其他影展的特色?如何建立觀眾對於影展的認同?每個影展也在活動期間找尋合作的可能性,例如交換片單、宣傳協助,也開啟各種討論,包括經費籌措、選片策略、宣傳行銷、競賽報名程序、接待服務、觀眾培養.…..等各種實務細節。
有趣的是,即使早有既定流程與內容,Marek卻不會放過任何能豐富討論的可能,隨時都會安插影展的其他來賓出席,進行簡短的討論分享。例如,在滿滿的評審行程中,邀請前鹿特丹影展策展人與選片人Gertjan Zuilhof來分享他對於選片的思考,而TIDF策展人林木材也受邀分享他在亞洲的策展經驗。
除了多樣的主題,討論的形式也相當多元。例如,其中一場討論便採取了半遊戲式的「魚缸討論法」(Fishbowl Conversation):把所有人排成內外兩圈,內圈進行討論,外圈則是觀察聆聽,內圈有五個座位,其中一個座位留空,外圈的人如想發言可隨時入座,此時內圈則要有一人自動退至外圈,藉由內外不斷流動,維持討論節奏,聚焦言論。
而另一特別的交流形式,則是在第二天晚上的「Pecha Kucha 20x20」簡報呈現——由九位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影展代表,在影廳向觀眾介紹自己的影展,每位講者需準備20張投影片,但每張投影片僅能有20秒時間進行表達陳述,因此,每一次的簡報都會是在6分40秒內完成。雖然有點緊湊,但這個方式也讓氣氛變得較放鬆,觀眾也更加投入,短時間內對每個影展留下印象。
平易近人、充滿年輕活力的小鎮影展
工作坊結束後,我才有點空閒去看片、探索這個小鎮,並在有限的時間裡,好好感受整個影展呈現的氣氛。如同瑞士真實影展與日本山形影展,伊赫拉瓦影展也是在小鎮舉行,擁有極佳的便利性,而且鎮上空間都可自由使用,四處有著裝置的陳設,與鎮上的歷史空間對話,甚至還有個「你家電影院」(Your Home Festival)單元,觀眾可到當地人家串門子看片討論。
伊赫拉瓦消費水平不高,影展票價亦不貴,全票的通行證約台幣800元,大部分的觀眾都持影展通行證入場,直接到現場排隊刷條碼入場,不另行訂位與索取票券,對於不想錯過的場次就需要提早到場排隊,因影展工作人員並不特別整理動線,入口處常塞滿了人,放映沒有進場時間限制,不時有人進出影廳,走道與地板隨處可坐,有時會有點混亂,但大家好像也習以為常。
影展氛圍充滿了活力,有著強烈的節慶感。 有別於傳統,今年影展開閉幕典禮變成實境秀,來賓端坐在影廳中,透過大銀幕看著Marek帶著脫口秀主持人穿梭在小鎮的大街小巷,創造更大的在地集體參與。另外,我發覺觀眾普遍為年輕人,影展主辦單位還特別協調鎮上的體育館,讓沒有太多預算的年輕學生有地方落腳,影展期間時常可見背著簡單行囊的年輕人抵達。而影院前也常有街頭音樂家表演,影展也搭立一個大型帳篷,每晚都有音樂演出,讓大家放鬆狂歡,直到力竭人散。
與Marek告別後,車子載我們穿過伊赫拉瓦這座波希米亞古城,隔著車窗對這個地方進行最後的巡禮,工人正在拆卸街道上的佈置與裝置,小鎮準備褪去每年一度的裝扮,重新回復到原有的寧靜深遠,想起Marek曾經將影展比喻為地震,是一種短期能量的釋放,我知道這位對於紀錄片與影展固執得有點天真的鍊金術師,和他那群自年少即相伴的好友們,已開始醞釀另一次的震盪。(文╱蔡世宗)
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
http://www.dokument-festival.com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