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疫情延燒全球延燒全球,近來國際社會與論轉向追究世衛組織(WHO)是否在疫情早期配合隱暪,以致錯失防堵時機。(湯森路透)
正當部分國家有意針對中國隱暪武漢肺炎疫情而進行天價求償,國際社會也轉向追究世衛組織(WHO)是否在疫情早期配合隱暪,以致錯失防堵時機。一項由中、美、英等國家學者共同進行的研究指出,若能提早3周採取限制旅行及隔離等措施,感染人數能減少95%。而從武漢封城時間往回推,3周前正是台灣向中國及WHO詢問不明肺炎未獲具體回應,決定從嚴執行邊境檢疫的時間。
在中國部分網路論壇上,這項研究被解讀為肯定中國的抗疫措施有效降低疫情對其他國的衝擊;然而從研究結論來看,報告認為應及早限制跨境人員往來,對照WHO未能在疫情爆發之初及早向世界各國示警,更直到3月11日才將武漢肺炎定義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已錯失阻絕傳染的時機。
一項題為《中國非藥物干預對控制COVID-19爆發的效果》(Effect of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for contain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的研究,1個月前在醫學類論文預印本(preprint)網站「medRxiv」發表。研究計劃獲得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EU Horizon 2020)、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資助,參與的學者來自中、美、英等不同國家,包括武漢疾控中心學者。
這項研究意在分析中國不同地區的疫情資料,以不同縣市出現首宗確診個案時間,估算官方採取「非醫藥干預(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措施的成效。研針對包括封城等跨境旅行限制、隔離確診病例及加強疑似病例的篩檢並追蹤接觸者,以及減少接觸等3種主要NPI措施,進行分組研究。
研究發現,若官方實施干預防疫作為的時間較實際提早一周,感染人數將可減少66%,若能提前2周將減少86%,提前3周更可將實際感染人數減少95%之多。研究進一步指出,若中國官方作為將實際時間延後一周,感染人數可能會增加3倍、延後2周將增加7倍,延後3周則將增加18倍。
報告雖然只以中國疫情為研究對象,但從這份研究分析的NPI實施時間點來看,台灣在去年12月31日向中國及WHO詢問並示警不明肺炎可能有人傳人疑慮,與武漢醫生李文亮發出警訊並遭查處幾乎是同一時間;當時台灣立即採取武漢班機登機檢疫等邊境防疫措施,中國卻未對外公開實際病例數,且強調並無人傳人風險,而WHO也在1月中出面為中國說法背書。
而在台灣的登機檢疫等措施執行超過3周之後,中國才終於在1月23日對武漢實施封城。對照研究報告所稱NPI提前3周便可減少95%感染的結論,中國若非在去年底要求吹哨者噤聲及對外隱暪,而是立即採取控制及追蹤措施,中國的疫情或許有機會大幅度減輕。
而在其他國家疫情方面,這份報告認為,整合性NPI對控制疫情爆發的影響最強也最迅速。以具體措施來看,若不限制城市間人員往來或跨城市間接接觸,感染人數增加1倍到2.6倍;若不實施有風險者檢測及確診者隔離等措施,感染人數將增加5倍;而若什麼都不做,則感染人數將增加67倍。
然而WHO不僅一路配合中國所謂人傳人風險極低的說法,更遲至1月底才宣佈中國的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其間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更一再公開強調毋須採取跨國旅行限制,早已錯失研究主張的NPI實施時機,導致依循WHO指示的國家相繼淪為疫情重災區,全球犧牲逾10萬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