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當下臺灣經營階層的醜陋記錄,其經營具有高度社會義務的大眾運輸業,卻拋下旅客於國外不管,逕自宣布停業解散。(葉信菉攝影)
這週最大爆炸性新聞,當屬復興航空閃電宣布停飛,隔日召開董事會之後便迅速解散公司的事件,不只震驚國人,更令新政府上任後未爆彈更添一樁。復興航空不負責任的作法很快招致許多人的批評,也罔顧顧客權益及復航員工權益。連日本政府也認為這樣狀況從來未發生過,讓人相當傻眼。
只能說復興航空當真創下臺灣經營階層的醜陋記錄,其經營具有高度社會義務的大眾運輸業,卻拋下旅客於國外不管,逕自宣布停業解散,也讓所有人手忙腳亂,無怪乎蔡英文總統說下重話,必須回過頭檢討。法務部迅速出動檢察官調查當時是否有人進行內線交易,勞動部和復航進行調處保障勞工的資遣費,民航局和交通部也緊急調動華航班機疏運滯留國外的臺灣旅客。就怕一有不慎,又會再一次重創新政府已經相當低的支持度。
蔡政府緊盯各大部會,卻忽略了也是此次事件重要的角色之一,財政部。根據信傳媒報導,兆豐金、華南金、彰銀、合庫等公股行庫對復興航空放款合計將近60億,曝險總共高達75億元。
在合庫對復興的聯貸案中,各大銀行的放貸金額為:兆豐17.1億、合庫16.2億、華南15億、彰銀11.9億。債務擔保品是雖然是機齡相對較低的飛機,但飛機出售一但找不到買家,興航仍無法兌現償還債務。就此銀行業雖然相對樂觀,但航空業認為交易不一定能全數賣出,故這些公股行庫究竟能不能拿回錢,或者得要認列損失,讓財政部這個大股東拿國庫錢出來賠,依然有相當大的變數。很有可能,最後這些擔保品是自我安慰用的,根本賣不出去。至於可轉換公司債(ECB)因為無擔保品,財政部表示其債權還在銀行債權後面,所以應該是直接轉為呆帳,提列為損失。同時兆豐金也持有復興航空股份7.95%,兆豐金很有可能必須吃下復興解散的虧損。當然,這些虧損賠上的還是納稅人的錢。
復興早在今年初在電視購物頻道上以違反常規的方式低價販售澳門來回機票,許多航空業者主管皆認為這種切票方式就是要轉成現金,瞭解航空公司運作的人都可以看的出來。另外,復興在去年11月便將內湖大樓賣給中保集團,隔年3月又將有盈餘獲利的復興空廚賣給了中保(中保是興航的大股東,中保集團的董事長林孝信也是興航董事長林明昇的父親),同年十月興航的子公司威航停飛,更是一個警示信號。今年11月停飛之前,興航仍在以相當低的價格在旅展售票,甚至將貴賓室的百萬名畫移走。就算是一般人非金融專才,都能查覺興航有異,營運每況愈下,才需要一邊增資卻又一邊出售有獲利的子公司,但沒想到我們的公股銀行全成了看不到也聽不見的冤大頭,直到興航宣布解散才抱著頭燒,直讓人搖頭嘆氣。
我們的公股銀行管理和營運出了什麼問題?為何近年來每一次踩雷公股行庫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根本的問題出在於公股銀行的營運階層。公股銀行的管理營運階層大多都是財政部或是金管會官員的退休官員,作為退休文官的禮遇。他們大多坐領高薪,並無金融業專業管理的經驗卻掌有最大的權力。大多時間銀行營運虧損與否與他們無干,反正要賠也是納稅人的拿錢出來賠,賺錢之時出來露個臉博個好名聲。而在任文官許久,反正也不會有人真的敢監督,想想如果你是一個財政部的公務員,你敢監督你的前上司嗎?
即便政黨輪替後,他們仍就居廟堂高位,酬庸坐領高薪不做事,蔡英文政府上任後,並未對此現象進行改革,八大公股行庫中仍有高達六位便是前財政部和金管會的官員,前財政部次長吳當傑(現華南金董事長),前銀行局長張明道(現彰銀董事長)他們除了不在乎銀行營運狀況外,更結黨營私,處處拉攏財政部底下的官員,好讓自己未來出事高枕無憂,怎樣火都不會燒到自己身上。除去不管事之外,卸任之後,他們更過份的是仍然出手干預現任財政部的相關政策,儼然成為國家財政太上皇。據新聞報導,吳當傑卸任之後仍然介入已遭法院判決不得干預的彰銀案。為公股爭取委託書,吳當傑也承認的確有這事實。華南銀行的最高營運階層,不管自己的銀行對興航解散危機的債權曝險,反而越俎代庖介入其他公股銀行的經營權之爭,套句鄉民愛用的一句話:「阿不就好棒棒?」這樣的惡性酬庸,同事卸任官員有無違反旋轉門規範,政府難道不需要介入處理,調整已經相當惡劣的金融體質?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已經就此項亂象提書要求修法檢討旋轉門條款。金融幫亂象已經不是沈在海底的冰山,當它終將露出在海平面上之時,有必要一起來檢討和改革此項問題,否則,一個已經政黨輪替的政府,若不改變航向的話,遲早還是會帶領臺灣這艘船撞上去並隨之沈沒,非你我所樂見之事。
※作者為外商經理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