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任院長,17日可望在臨時董事會中通過由副院長張忠誠(圖)升任;圖為2018年舉辦供應商大會中科院副院長張忠誠致詞。(取自中科院公關室臉書)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新任院長人事案,17日可望在臨時董事會中通過由副院長張忠誠升任,在國防自主政策下,天弓丶天劍及雄風系列飛彈的生產線爆量滿載,年度營運規模已突破500億元,據指出,生產線上的設備多為35年購置未更新,中科院承攬國防部購案的付款與民間廠商一致,本身要有足夠的週轉金,加上國防部要求提高安全管制系統相關措施費用,讓成本急速增加等因素,新任中科院長如何在達成國防戰備量產需求,又能兼顧營運成效且照顧內部員工權益,將是未來嚴峻的課題。
據了解,面對兩岸關係緊繃,解放軍海空軍繞台的常態化的壓力,當政府要求天弓等系統飛彈加速量產,以因應戰備需求,但因多項飛彈量產作業無法完全自動化組裝,手工業人力量產還是主力,但生產線上的設備多為35年購置未更新,其無法提升產能,加上多數為新招募的技術師,製造技術與經驗還在訓練累積中,如何提高生產線上的產能就是一項考驗。
再者,中科院雖是行政法人承攬國防部購案,不受政府採購法約束,但是國防部付款給中科院方式,還是依政府標案付款程序,首期款項只占整個建案金額的百分之五,以這個款項是籌購建案需要料配件與相關設備,因此中科院在案件執行中,需要有充足的準備金,否則會發生資金不足;又不能也不會,拿國防部合約向公營銀行都申請聯貸,來因應周轉金的不足,所以中科院報價高也有其原因。
中科院人士指出,國防部為防範機密外洩不斷要求提升研發與生產機密區域的安全管制,以及增加安全考核人力,這些額外的人力與設施,都是要中科院自行吸收而增加的人事成本;反觀美國在這個部分的作法,國防工業公司標得美國防部武器生產案,由國防部審定那些資料與參數要保密並進行參與人員與辦公室的安全管制,再則若是海軍建案,生產的廠房則是由海軍派員詳查並劃定管制區域後,再派安全警衛到廠房管制區內,全權進行人員與生產的安全管制,即使該公司高階管理主管,若未獲同意也不能進入管制區,建案生產結束後軍種人員再撤走,因軍種人員與公司無任何淵源,才能完全作到人員上的安全管制。
另外,國防部委中科院的專案,包括了研發與生產,研發案不確定因素太多,經費自然是要寬鬆,但量產案就要斤斤斤計較,要把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又不能浮濫,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成本概念,都由中科院來操辦,容易成為球員兼裁判;應以國艦國造政策,將量產釋放給國內國防相關產業廠商,以提升國內國防產業,都是新任中科院長所要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