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CDC撤奎寧指引「我未跟進」 張上淳:目前使用安全劑量無副作用出現

上報快訊/陳彩玲 2020年04月17日 15:49:00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我國由專家針對奎寧類藥物有共同制定出較安全使用劑量,目前也未有副作用等狀況出現。(疫情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我國由專家針對奎寧類藥物有共同制定出較安全使用劑量,目前也未有副作用等狀況出現。(疫情中心提供)

近日巴西傳出11名確診案例連續6天使用奎寧類藥物後死亡,加上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也將奎寧指南撤除,引起外界議論。對此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我國由專家共同制定出較安全使用劑量,目前也未有副作用等狀況出現。

 

張上淳表示,我國在用奎寧類藥物前,已經知道有些病人若有特定狀況會引起心臟副作用,特別是劑量部分會有影響;而不同國家使用劑量不同,有些國家會使用較高劑量,也有合併其他不同藥物的方式。

 

張上淳指出,奎寧類藥物是風濕免疫疾病常用藥物,一開始專家小組諮詢過風濕免疫科的醫師,也和藥物動力學專家共同討論過,因此國內在使用劑量是比較恰當安全的,此外,目前國內在治療的指引,有要求臨床醫師充分告知病人相關訊息,依照建議的劑量使用,目前還沒有遇到有副作用狀況出現。

 

近日有國外研究指出,超級傳播者可能會產生較小的飛沫顆粒,造成氣流擴散更容易傳播,對此,張上淳回應表示,一般病人感染後,產生飛沫顆粒大小都有固定,若有做特別的醫療處置,飛沫顆粒可能會有變細緻的狀況,而一般飛沫大小在1公尺就會沉降,若更為細緻的顆粒就會在空氣中懸浮更長久。

 

張上淳指出,國外有報告說明如果懸浮顆粒加上風的助力,很可能會飄散到更遠,不只在1公尺或1公尺半的距離,例如:空調的風,因此,先前才呼籲盡量開窗讓空氣流通,減少室內傳播機會,其作用是稀釋空氣中懸浮的病毒或是飛沫;但超級傳播者產生較小的飛沫顆粒是否會造成容易傳播,其中仍要考慮很多因素。

 

而疫苗研發一事也持續備受關注,有媒體問到,此次從歐美返台的個案有嗅、味覺喪失的狀況,目前全球有亞洲、美國、歐洲株,是否造成疫苗研發上的困難?對此,張上淳表示,目前我國個案帶進來的病毒是當地流行病毒株,現在還未看到有關病毒的比較跟分析。

 

至於疫苗研發問題,張上淳指出,以武漢肺炎病毒來說,目前沒有像流感病毒一樣有嚴重變異的狀況,要等疫苗開發過程及結果出來後,才能知道是否對不同地區病毒株有足夠抵抗力,須經驗證才知道,目前沒有答案。

 

此外,泰國近日傳出一名法醫因接觸確診者遺體而死亡,而屍體上的病毒是否真有可能傳遞給人?張上淳表示,剛離世的病人身上帶的病毒當然存在,生前時期周遭環境、床單、衣服等,都可能帶有病毒,若未做適當防範,而觸摸口鼻部分可能造成感染是存在的。

 

張上淳指出,我國針對處理因確診而死亡的遺體時,有制定標準作業流程,處理遺體的人員,包括法醫等,在裝備上都和照顧確診個案醫護人員所穿著的防護裝備一樣,為避免發生感染。(聲請停止罷韓投票遭駁回

 

【熱門點閱】
●【指揮中心拍板】衛生所、藥局「每周日可不賣口罩」 19日正式實施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