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懂得隱藏自己的能力,當需要的時候又會拿出來運用在人際智慧當中,保全自我。(圖片由出版社提供)
回到《扁鵲倉公列傳》開頭講倉公的部分。「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菑人也。」也就是說,「太倉公」是一個尊稱,因為他當過「太倉長」,他真正的名字是姓淳于名意。他年輕時就喜歡醫學,到高后八年的時候,同郡有個人叫「公乘陽慶」,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的醫術出神入化。陽慶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一身的功夫和醫學知識沒有人可以傳承,於是就傳給了淳于意,包括「古先道遺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五色診病」意味著通過各種表象,能夠直接看到人的五臟─扁鵲在醫學方面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能夠撥開皮肉看到人的內臟,所以他的診斷才會那麼精準。
跟隨陽慶學了三年之後,淳于意就有了「知人生死,決嫌疑,定可治」的能力。齊國很多人知道他是陽慶的徒弟,但陽慶的老師又是誰呢?這一直是很神祕的一件事情。皇帝甚至在詔書裡說:「我問了被你看過病的齊國王公貴族,沒有人曉得你的老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跟誰學習的。」淳于意就解釋,陽慶家裡很有錢,他雖然有這麼高明的醫術,但是不隨便替人治病,所以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不見得認識陽慶,更不用說陽慶的老師了。接下來,淳于意說:「我當時跟陽慶學的時候,他給我提了一個條件,不能讓別人知道他的醫方,所以大家不會知道陽慶,更不會知道他的師承。」他這是在告訴皇帝,醫者有自己專業上的尊嚴。
皇帝又問:「這樣有本事的人,為什麼要教你呢?你是用什麼方式得到這一身本領的呢?」淳于意就很誠實地說:「我開始學醫的時候,根本不認識陽慶。」淳于意猜到皇帝心裡的懷疑─如果陽慶根本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淳于意又怎麼知道他的呢?
淳于意解釋道:「我先是自學。後來因為我太喜歡這門知識,所以我到處學,去看看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有了一定基礎之後,我聽說齊國有個了不起的醫者,叫作公孫光。公孫光傳的是古方,而不是現在流傳的這種知識。我先去拜公孫光為師,從他那裡得到了各種醫方和醫學的道理。學到一定的程度,我就忍不住問老師還有沒有別的。老師說,並不是他吝嗇,有所隱藏,他會的都已經教我了。他還讓我答應,這一身本領不能隨便教別人。」這也是漢醫的習慣,所有東西都是祕密傳授的,不能公開。
淳于意答應之後,有一天公孫光閒來無事與淳于意討論藥方:
見言百世為之精也。師光喜曰:「公必為國工。吾有所善者皆疏,同產處臨災,善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所聞也。」
公孫光就告訴淳于意:「其實還有一個人,也許你有機會跟他學。可是這個人,他是連我都看不起的,不願意教我。如果有機會讓他知道你的興趣、能力,以及已經有的基礎,或許他會同意見你。不過我要告訴你,這個人年紀很大了,而且家裡非常有錢,所以你要用別的方式靠近他。」這個人顯然就是陽慶。
雖然從公孫光那裡知道了陽慶的名字,但淳于意並沒有立刻去找陽慶。有一次,陽慶的兒子陽殷到齊國宮廷獻馬,這時候公孫光剛好是獻馬的中間人,如此也就認識了陽殷。兩人交往一段時間之後,公孫光特別跟陽殷介紹,淳于意對醫術有很高的熱情,而且對醫術高超的前輩極為敬重。這樣,通過陽殷牽線,淳于意才認識了陽慶。淳于意其實是要讓皇帝知道,他光是接近陽慶就已經非常困難了,所以要敬謹地侍奉陽慶,讓陽慶特別偏愛他,從而傳授一身功夫。
皇帝思考得非常縝密,馬上就問淳于意說:「那你應該有弟子吧?你教過別人學你的醫方嗎?他們都學到了什麼?」
淳于意回答:
臨菑人宋邑。邑學,臣意教以五診,歲餘。濟北王遣太醫高期、王禹學,臣意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逆順,以宜鑱石,定砭灸處,歲餘。菑川王時遣太倉馬長馮信正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順,論藥法,定五味及和齊湯法。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脈,來學,臣意教以上下經脈五診,二歲餘。
淳于意在細節上做了非常清楚的分疏,他教每個弟子都是不一樣的東西。雖然他沒有直接說,但是表達了兩件事:第一,唐安跟他學了「五診上下經脈,奇咳,四時應陰陽重」。唐安還沒學成就去當齊王的侍醫了,換句話說,光是在淳于意這裡學到一點點皮毛,在世間行醫就可以處理很多病症了。第二,淳于意答應公孫光和陽慶不會隨便把醫方和醫法外洩,因此這幾個弟子沒有一個人可以取得完整的知識。這其實也是淳于意的小心機,他要告訴皇帝,全天下沒有一個人可以取代他。
皇帝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依照你現在的本事,能夠完全不出錯嗎?」這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淳于意再次巧妙地說:「治病的時候,一定先要把脈。把脈是為了精準地確認病因在哪裡。另外,把脈能夠測知這個病的嚴重程度。所以,如果脈象是順的,就表示這個病可以治,脈象敗逆的話,就無法挽回。」淳于意的意思是,如果你問我是不是每個病人都能夠治好,我要誠實地說,不是。有些病嚴重到脈象已經敗逆,我就不治了。可是如果你問我的是,我的判斷會不會錯,那基本上不會錯。最關鍵的是我要判斷病是可治的還是不可治的,不可治,我就不治了,可是當我要治,就一定能夠治得好。
用這種方法,中國傳統醫學一些非常精要的思想被留在了《扁鵲倉公列傳》當中。仔細分析,這又代表了皇帝跟一位名醫的交手。皇帝怎麼問、淳于意怎麼回答,中間全都是智慧。最後皇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這個時候可以信賴淳于意,淳于意也說服皇帝,活了下來。
太史公最後引用老子的話:「美好者不祥之器。」人身上有特別能力不見得是好事,這樣的特質勢必會引來許多忌妒甚至仇恨。扁鵲就因為醫術太了不起,結果丟了生命。但是,淳于意不一樣,他懂得隱藏自己的能力,當需要的時候又會拿出來運用在人際智慧當中,保全自我。對比這兩位名醫的遭遇,也可以得到這樣一種對於生命的領會。
※本文摘自《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作者:楊照;印刻文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