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特戰指揮部傘兵秦良參與漢光演習空降預演時,遭到傘繩纏繞墜地受重傷,陸軍規劃2021年編列預算執行「空降作戰傘具裝備採購案」。圖為 2018年漢光演習「反空降」台中清泉崗基地舉行。(資料照片/李昆翰攝)
陸軍特戰指揮部傘兵秦良丰2018年5月參與漢光演習空降預演時,遭到傘繩纏繞墜地受重傷事件,雖當時曾檢討要以外購獲得新式人員降落傘來避免風險,陸軍依此規劃2021年編列預算執行「空降作戰傘具裝備採購案」。
據了解,國防部為落實蔡英文總統推動國防產業軍民技術整合,加上經濟部工業合作推動小組對此採購案月前提出評估報告,認為軍備局209廠傘具製配所有製傘相關執行經驗,並具備承接技轉能量,建議國防部此案向國內採購;全案日前修正延到2022年到2026年執行,並由軍備局209廠協辦維修能量技轉相關規劃。
據了解,陸軍特指部規劃「空降作戰傘具裝備採購案」,需編列7億7119萬5仟元預算,採購「人員主傘406頂」及「特殊地形傘406頂」、「人員副傘812頂」、「個人裝備包2030套」「通用裝備包20套」與「個人式槍包1720套」,因規劃採用外購方式獲得,並沒有整體後勤與維修保固能量納入評估,因此獲得期程從2021年到2023年就可完成。
據指出,該採購案陸軍特指部朝美軍在2014年換裝完成最新人員降落主傘T-11型,以及MC-6型特殊地形傘來規劃,因軍方內部評估現行傘兵基礎傘訓使用的T-10B系列人員傘,是民國50年代,美軍顧問團贈與國軍藍圖無償授權後,一直是由傘具製配所縫紉生產;MC-1可操作特殊地形傘,也如T-10B屬於舊式設計,不適合大規模空降,因為傘衣開了風窗,張傘時傘衣並非平均受力,太容易纏繞,常常有驚險事件,開傘過程間狀況連連。
美軍現役最新的T-11型降落主傘與過去T-10系列最大不同是外型,T-11型是方形傘而T-10系列是圓形傘,T-11型降落傘數據顯示,傘體表面積比起T-10降落傘增加28%,因浮力增加有其重量為181公斤(400磅),且下降速度比T-10的每秒速7.3公尺,慢約為每秒5.8公尺,使傘兵著陸時的衝擊可以大幅降低。加上傘體四角加開排氣口,讓主傘在速度較低也能夠快速開傘,避免因為開傘速度過慢導致的開傘不完全或是傘衣沾黏問題發生。
傘具專業人士指出,雖T-11型降落傘安全系數高,但其設計是以西方人體格與廣大地區空投來考量,首先傘體表面積大浮力增加有181公斤(400磅)載重才能達其安全下降速度,試問東方人傘兵本身體重以70公斤計算,要達到181公斤那要前掛或背上100多公斤的裝備,光走上運輸機就相當吃力;若重量不足,傘大浮力大,相對在空中飄的時間就會久,若碰上風大時可能就飄出降落目標區。
該名人士以2019年10月2日美國阿拉斯加第25步兵師第4旅部隊,在密西西比州參與「北極鐵砧」演習,進行夜間跳傘訓練發生「大規模意外」事件為例,87名士兵著T-11型降落傘,在天氣晴朗的晚間8點從C-130運輸機上跳下來,碰上突如其來大風,把士兵們吹離降落區,很多士兵直接墜落在樹林中,造成至少22名士兵受傷,甚至最後一位傘兵掛在樹上12小時後,在隔天上午8點才獲救。事後檢討是因夜間訓練都是輕裝備未達載重,又是不可操控的人員降落傘,碰上大風才飄離降落區;就可知T-11型降落傘浮力大,計算載重是關鍵。
據指出,美軍在換裝T-11型降落傘同時,也向世界盟國推廣,歐洲與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各國都曾去美國試跳T-11型降落傘,但結果只有美軍和加拿大陸軍是唯二換裝T-11型降落傘。
另外,因T-11型降落傘傘體大,跳出飛機的間隔時間就比T-10系列長幾秒,降落區的範圍就必須是大區域,才能讓相同人數降落,目前屏東潮州空降場地是否符合,有待商榷;加上方型傘與圓形傘的訓練又完成不一樣,若使用T-11型降落傘目前所有傘訓訓練課程與技令通通要換一套,與T-10系列訓練與技令是完全不相容。
再者,T10系列於1950年推出,經過幾次大改變,1976年(T-10B)、1986年(T-10C)、2000年(T-10D),而且該傘技術開放,以色列、南韓等國都有以T-10D為基礎研發出精進的改良型人員傘,因此技轉費用並不高,加上製造人員傘是屬低科技高人工,只要進口相關材料,大部分是以人工縫紉而成,因此經濟部評估209廠傘具製配所是有執行經驗與承接技轉的能量。
反觀T-11型降落傘除有專利權加上又是獨家產品,T-11 的單價就比T-10系列要高上5倍,也沒有技轉的空間,因此要符合在國內生產再採購,將國防產業軍民技術整合,而不是由代理商外購來供貨,只要搜集東亞各國如日本、韓國與新加坡傘兵所使用裝備與其產業配合資訊,就可知我傘兵裝備應該朝那個方向更新,而不是盲目追求美軍的現役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