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發完測的雲峰中程飛彈,4月底進行試射,飛行狀況一切良好;圖為蔡英文總統參訪中科院。(總統府提供)
中科院研發多年並完成測評的雲鋒中程飛彈,4月底進行推進火箭飛行觀察,以及飛彈本彈新組件與系統整合試射,結果飛行狀況一切良好,據指出,下半年再進行全系統全彈驗證後,2021年將正式編列預算進行射程15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高空高速巡弋飛彈)的量產計劃,未來量產10套機動系統與20枚戰備彈採全台機動戰術部署。
至於5月中旬預定進行「強弓專案」天弓三增程型飛彈的補考射擊驗證,據指出,因外界高度關切,又誤以為是雄二E巡弋飛彈的實彈驗驗,最後臨時喊卡;隨著7月中旬進行漢光實兵操演,國軍年度各式飛彈的實彈測考也將在九鵬基地陸續進行,因此「強弓專案」的補考將延到年底再實施。
據了解,雲峰中程飛彈是安排在4月底進行推進火箭飛行觀察試射,主要是雲峰中程飛彈全系統全彈完成作戰驗證已是10年前,雖然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曾再次進行作戰驗證,但因電瓶與訊號問題等未成功發射,量產計劃當時已著手規劃,但因兩岸關係和緩,並未將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劃啟動執行。
隨著中國對台軍事威脅的力道加深,蔡英文總統執政後在力主國防自主政策,加上美國對台武器關鍵性組件的解禁,中科院研發的各式飛彈與武器裝備全面啟動,雲峰中程飛彈和雄二E增程巡弋飛彈,以及天弓、天劍系列防空飛彈更是加快腳步啟動量產計劃。而且在2019年8月1日新成立「擎天計劃室」,該計劃室除負責500公里高度太空低軌道的運載火箭的研發與製造,更重要是射程15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的量產。
就因為雲峰中程飛彈太久沒有實體測試,加上雲峰飛彈採用4個天弓飛彈固體燃料的火箭加力推進器,綁綑衝壓引擎為主體的飛彈上,先用4個火箭推進器將飛彈主體推到高空後脫離,再點燃衝壓引擎,以液態混合燃料為動力來源,進行射程1500公里超音速巡航的高空高速巡弋飛彈,據指出,4月底進行的推進火箭飛行觀察,同時也觀察高空飛彈主體脫離後,飛彈主體衝壓引擎點燃後的加速飛行導控系統穩定度。
據了解,因美國對台武器關鍵性組件解禁,因此「擎天計劃室」重點盤點雲峰中程飛彈內部各項控制、導航、定位等系統以及各燃料新配方進行更新,而這次飛觀試射就是在驗證新組件與新燃料等各系統的整合效果,結果令人滿意,不但有更穩定的推力,到達預定高度推進器脫離,飛彈主體順利點火並依導控方向加速飛行,雖然是短短的數秒,整個飛觀的數據都符合原先的設定。
據指出,這次飛觀測試已驗證新組件等系統的效能,因此年底前再一次進行全系統全實彈的作戰驗證後,2021年開始編列預算進行雲峰中程飛彈所需各項系統組件備料,以及採購相關控制車與發射車等載具,正式進入量產程序。
至於中科院曾公告5月14、15日時間為上午9時至10時30分,公告危險範圍從九鵬基地往北太平洋海域到宜蘭外海,距離300公里,彈道高度無限,呼籲作業船隻注意。外界猜測是進行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的測試,據指出,這是4月9日「強弓專案」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作戰驗測失敗後,再次安排「補考」的驗證。
4月9日晚間中科院在九鵬基地進行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作戰驗測,因發現飛彈出現控制系統訊號不穩現象,在無法辨識出是那個環節有問題,當場立刻宣布取消飛彈發射,外界只拍到靶彈升空的畫面,因此中科院事後找出原因,隨即在一個月後安排了「補考」驗證。
據指出,就因為外界太過關心,加上中國的科研船已經在附近公海逗留,雖中科院天弓計劃室人員都已抵達九鵬基準備驗證,但在最後一刻在國防部下令暫停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補考」驗證後,目前計劃在年底再實施「強弓專案」補考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