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向愷專欄:疫情過後蔡總統的兩件大事-再生能源和農業

林向愷 2020年06月01日 07:00:00
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馬政府藉勢與中國簽訂ECFA,此刻,蔡總統應勇於承擔壓力中止ECFA以降低對中國經貿的依賴。(湯森路透)

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馬政府藉勢與中國簽訂ECFA,此刻,蔡總統應勇於承擔壓力中止ECFA以降低對中國經貿的依賴。(湯森路透)

據《紐約時報》報導,武漢肺炎大流行之際,幾乎所有受到疫情影響國家的領袖支持度都在上升,包括一些疫情嚴重或疫情控制不佳的國家。原因很簡單:當社會處於無力與不安狀態,個人與家庭生計出現重大困難時,民眾需要安全、穩定與情況受到控制的感覺,而相信自己所屬的社會團結與領導人能掌控全局,就能滿足此項需要。

 

社會遭逢重大危機時,還會發生另一種現象:執政者利用民眾處於混亂恐懼,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刻,推出掠奪性政策,讓原本政治上不可能,變成政治上無可避免。舉例說,中國在武漢肺炎爆發初期,刪除所有與武漢肺炎疫情及預防相關訊息,加強社會控制,更趁各國忙於防疫之際,準備大肆收購海外企業,硬推港版國安法。匈牙利總理歐班(V. Orbán)亦趁此危機,停止國會運作,並無限擴張自己的權利,成為歐盟唯一的威權國家。中國更聯手匈牙利假藉武漢肺炎緊急援助,偷渡一條由中國融資連接貝爾格勒(Belgrade)與布達佩斯(Budapest)的鐵路興建計畫。

 

此種掠奪性政策在台灣也發生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台灣經濟陷入坐困愁城的劇變中,當時馬政府以遵循自由市場經濟規律為名採行激進傾中路線,開放台商投資中國,放寬中資來台,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接著又試圖闖關與中國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最後,由於違反民主程序,引發2014年太陽花學運。

 

武漢肺炎疫情讓我們瞭解到維持經貿自主的必要性。此刻,蔡總統應勇於承擔壓力中止ECFA以降低對中國經貿的依賴。此外,應建立以經濟安全為核心的永續發展體系,其中以發展再生能源與農業為其兩大支柱。

 

武漢肺炎疫情過後,若政府仍置能源自主與糧食永續於不顧,台灣將繼續走依賴化石燃料、進口糧食的經濟發展老路。(蘋果電腦網站)

 

誰說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

 

許多人認為台灣農業不具國際競爭力,不值得發展,加上政府重視國際貿易,貿易談判時總是犧牲台灣農業,糧食自給率已降到三成左右,遠低於國際水準,更認為有錢就可以買到所需的糧食,這種思維已經到了必須徹底改變的時候。

 

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階段,農業才是維持國家生存最關鍵的部門,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達(G. Myrdal)就曾說過:「決定長期經濟發展勝負的關鍵,正是農業部門!」然而,目前台灣農業是建立在化學肥料、農藥與基因改造作物上,不僅破壞環境生態與生物多樣性,而且危害農民與消費者健康,我們必須從根本調整農業發展方向,農業不僅只生產糧食,它還有提供工作機會,維護生態環境,以及促進社會安定等戰略價值,未來不能單純從產值角度來窄化其重要性。

 

氣候變遷問題日趨嚴重趨勢下,確保糧食供給安全已經是不少國家施政首要目標,極端天氣造成全球各地不時傳出水、旱災等災情,農業首當其衝。此種脆弱的糧食供給結構很難與全球貿易體系並存,一旦主要糧食生產國家歉收而影響其糧食安全存量時,便會採取限制糧食出口的措施,造成國際糧價的飆漲,危及到像台灣這樣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的基本維生糧食供給。

 

2025年零核電太保守

 

由歐盟發展的經驗來看:因應氣候變遷、確保能源安全、創造工作機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等面向,再生能源都有重大戰略價值,德國甚至將之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先前德國政府設定的「2022年零核電,2050年零碳排放」的能源政策目標,都已被批評太過保守。相較之下,蔡總統在2016年就任前所宣示的「2025年零核電,20%發電來自再生能源」目標同樣顯得保守。四年過去了,台灣總共不到6%的發電來自再生能源,更顯示政府欠缺行動的決心。值此關鍵時刻,若總統無法指引大方向與堅持大原則,欠缺行動決心,如何給人民信心?

 

1973年石油危機發生後,瑞典與丹麥便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過去依賴化石燃料的發展模式,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的研究與運用,特別是丹麥,即使擁有北海油源,仍積極發展風力與沼氣發電。這兩個國家積極維護能源自主以確保永續發展,不因國家小、人口少而喪失走在世界前端的決心,值得我們學習。

 

若我們政府仍置能源自主與糧食安全於不顧,不注重環境永續與工作機會的創造,將注定武漢肺炎疫情過後,台灣還是走依賴化石燃料、進口糧食的經濟發展老路。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前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