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向美方採購魚叉攻陸飛彈等系統,因預算高達17億美元(約合台幣510億元),嚴重排擠中科院量產各式增程飛彈計劃,最後僅雲峰中程飛彈與空軍萬劍彈增程型(圖)列入2021年新案評估。(朱明攝)
受到向美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攻陸飛彈系統影響,國防部規劃向中科院採購研製各式增程型飛彈將被排擠延後,據了解,因採購魚叉攻陸飛彈等系統,也包括美方提供軍規的GPS導引,全案預算高達17億美元(510億元台幣),已嚴重排擠中科院量產各式增程飛彈計劃,經評估先以攻勢能量擴及對面沿岸飛彈為優先,僅有雲峰中程飛彈與空軍萬劍彈增程型(視距外集束巡弋飛彈)列入2021年新案評估。
本報於5月14日揭露海軍完成向美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攻陸飛彈系統規劃,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28日在立法院證實,已規劃向美採購配備魚叉反艦飛彈的「岸防巡航飛彈系統」(CDCM/Coastal Defense Cruise Missile),該系統有反艦也具備攻陸目標的能力,未來將部署在海軍海鋒大隊,全案若順利預估最快在民國112年左右(2023年)可獲得。對海軍已有雄二、雄三機動型岸置反艦飛彈,為何還要外購?張哲平表示,國軍跟中科院研究過今年至114年的量能,要達到模式模擬運算,「殲敵50%目標」,我們數量上仍有欠缺,現在希望藉此「快速提升戰力」。
據指出,海軍規劃向美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飛彈的「岸防巡航飛彈系統」,是美商波音公司重開生產線來製造,更重要這次採購案美方承諾提供目前我方缺乏的軍規GPS導引,賦予魚叉能精準攻擊岸際目標的戰力,也因為包括了目標獲得相關配套系統,全案美方報價約17億美元(510億元台幣),分5到8年來編列預算,這項採購案對國軍軍事新增裝備項目產生排擠效應。
受到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政府稅收相對減少後,國防預算在自然會減少新增的軍事裝備項目,加上優先將岸置機動型魚叉反艦攻陸飛彈排入,首先就會影響計劃採購中科院研製的增程型飛彈,據指出,射程250公里的雄二增程反艦飛彈雖已完成作戰測評,並未納入量產計劃;射程超過300公里的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則依計劃在2022年再進行評估。
不過,對於能攻擊到對面沿岸的飛彈則是優先評估量產,據指出,空軍IDF戰機掛載的萬劍彈(視距外集束巡弋飛彈)的「神斧專案」,將於今年結案,但經過這兩年進行高低空的「最終作戰射擊驗證」,尤其是通過了2萬2千呎高空投射,萬劍彈彈翼與尾平衡翼都順利展開,渦輪引擎也在高空點燃啟動,飛行距離達接近300公里,並在目標區上空將集束炸彈射出,摧毀海上多個標靶通過驗證。
據指出,現階段量產的萬劍彈在IDF戰機在海峽中線高空投彈,就可以有效攻擊深入對岸超過百公里的軍事基地、機場和部隊集結區;經中科院內部評估將萬劍彈射程提升到400公里以上並無技術困難,空軍也將「神斧2專案」量產計劃送到國防部進行新案審核。
至於雲峰中程飛彈也列入新案的評估項目中,據指出,雲峰中程飛彈正由「擎天計劃室」就全系統全彈的測試項目進行規劃中,未來雲峰中程飛彈是採用高爆彈頭或是其他不同種類的彈頭也在規劃中,一切待測試完成後再評估量產的期程。
不過,高達510億元的岸置機動型魚叉飛彈系統,除排擠到中科院量產飛彈計劃外,海軍規劃高達350億元以上預算,採購10架MH-60R海鷹多用途反潛直升機案,包括教育訓練和整體後勤維修支援,也將往後順延到2022年以後才能納入預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