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南誠品如果有靈魂的話,她也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保有塊充分滋養精神的綠洲吧。(攝影:楊約翰)
敦南誠品本身確實是個好去處,我也相信它帶給大家很多美麗的童年回憶,但我們愛上那裡,除了悠閒優雅的裝潢外,更吸引人們的也許是,漫步其間、隨手翻閱甚或沉浸書籍的種種精神滋養。
不是有句歷史名言嗎?
「我愛凱撒,但我更愛羅馬。」
如果精神滋養是我們所珍惜的感受,那誠品作為大型通路,決定性地掌控書籍的流通,卻又曾有不當阻絕特定書籍的爭議,在懷念敦南誠品的同時,似乎也不能忘記這件事的存在。
2014年,誠品把批評中共的書籍下架,又在香港讓藏獨的書從它的通路消失,這樣疑似為打進中國市場而自我審查的行為,不免引起質疑。
這個爭議的背後,其實是光譜兩端的價值觀在互相拉扯。
若從營業自由的角度來看,書店跟開餐廳其實沒有什麼差別,賣什麼東西,吸引什麼客戶上門,都是它的經營理念;消費者喜歡什麼,它就賣什麼,所以質疑自我審查是沒有道理的。
但從言論自由的滿足來看,資訊要能充份且多元地流通,才得確保言論自由的充分實踐;也就是說,如果大型通路獨占書籍的流通,不免形成「單線化」的操作,讓它身為樞紐,決定輸入與輸出的品項,站上特定資訊的把關者寶座。
還記得那年觸發的318學運嗎?
服貿協議,曾是另一個會帶起「壟斷」的未爆彈。
簡單複習一下,如果中資大舉入駐臺灣印刷業及書店通路,當時許多人就在擔心:會有排斥特定書籍出版,或擠壓書店經營空間,進而衝擊本土出版及書店業者,影響言論自由的問題。
當年對於中資的疑慮,其中正是建立在通路的壟斷之上,而這樣的困擾並不會因為敦南誠品的感性退場,而從該集團的身上消失。
如果要避免書籍販售通路的獨佔,最有辦法改善的人當然是政府,可以設計例如像是限定販賣價格或運送費用等制度,去疏通可能的不公平競爭。
這樣的話,書店之間,不會因資本大小而趨於弱肉強食,也可以讓讀者免於「內容接收」的監管;如此,專業卻小眾的書店也能有空間繼續享有關愛,不會把盈利都集中在主流書店;甚至,偏鄉書店尚可繼續服務當地,不因無力生存而撤退。
一切的一切,都因「通路多元化」,使得資訊流通而獲得紓解。
文化作為人民精神記憶的總承載,不應單純淪為商業逐利競爭的對象,而應使其多元普及;敦南誠品如果有靈魂的話,她也會希望所有的人在這討厭的世間,都能保有塊充分滋養精神的綠洲吧。(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