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剋星出現! 國衛院發現抗肥好菌最快2年上市

上報快訊 2016年12月13日 10:09:00
打擊肥胖有重大發現!國家衛生研究院歷時4年研究,12日發表最新報告表示,發現一種腸道細菌,可抑制高油脂飲食引起的發炎反應,維持腸道菌種平衡,達到減肥效果。圖為該計畫研究負責人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高承源。(翻攝自公視新聞)

打擊肥胖有重大發現!國家衛生研究院歷時4年研究,12日發表最新報告表示,發現一種腸道細菌,可抑制高油脂飲食引起的發炎反應,維持腸道菌種平衡,達到減肥效果。圖為該計畫研究負責人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高承源。(翻攝自公視新聞)

打擊肥胖有重大發現!國家衛生研究院歷時4年研究,12日發表最新報告表示,發現一種腸道細菌,可抑制高油脂飲食引起的發炎反應,維持腸道菌種平衡,達到減肥效果。目前正在篩選測試中,預計最快3年內可據以開發成益生菌之類的保健食品,讓民眾方便服用,輕鬆抗肥、保持窈窕身材。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12日舉辦記者會,計畫主持人高承源表示,腸道細菌環境的平衡與人體肥胖代謝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症與精神及神經退化等疾病都有密切關聯,是人類維持健康重要的共生夥伴。

 

參與計畫的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阮振維表示,吃高油脂食物之所以會胖,除了食物本身熱量外,腸道細菌環境也會失衡、導致發炎,腸道細菌間原有的連結被破壞,細菌的毒素就容易滲漏至血液循環,造成全身性慢性發炎,代謝機制大亂,進而導致肥胖。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耗時4年研究發現,人類、老鼠以及許多動物體內都有一種名為「雙特異性去磷酸酶」(dusp6)的基因,負責調控腸道代謝與通透性,只要抑制這個基因,就能維持腸黏膜與腸道環境的平衡,不僅能抑制發炎,細菌毒素也不會滲漏,進而達到抑制肥胖效果。

 

研究團隊進一步經糞菌移植方式,將dusp6基因剔除小鼠與野生小鼠的腸道菌相分別移植到無菌鼠上,再餵食相同高油脂飼料,結果16周後,前者小鼠較後者增加15%的能量消耗,並減輕約20%體重、體脂肪。

 

此外,研究團隊更初步發現特定菌株可抑制dusp6基因表現,並在美國提出暫時性專利申請,相關研究近期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

 

高承源說,如研究順利,最快2、3年後就能研發出有助減肥的益生菌,只要定期食用就能增加體內好菌,維持腸道細菌環境穩定,減少肥胖。(塗鵬揚/綜合報導)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