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表示,由於鋒面逐漸靠近台灣北部,可能會發生「二度入梅」的現象。(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颱風「鸚鵡」已在14日上午登陸中國廣東陽一帶,雖然殘餘水氣的消減讓全台上午陽光露臉,但中部以北的山區的午後雷陣雨發展條件特別好。此外,氣象局指出,由於鋒面逐漸靠近台灣北部,增加西半部、東北部在21至23日降雨機率,可能會發生「二度入梅」的現象。
氣象局預報顯示,各地因水氣稍多,15日有機會出現局部午後雷陣雨。然而16至18日的午後雷陣雨限縮在山區、19及20日因受西南風影響,中南部清晨降雨機率稍增,其他地區也有午後雷陣雨。此外,由於梅雨鋒面在14至16日逐漸接近台灣北部的趨勢,天氣將不穩定,西半部及東北部降雨機率增加,花、東也有局部短暫降雨。
氣象局代理局長鄭明典指出,梅雨鋒面北移,台灣在高壓影響下,連續出現高溫午後局部陣雨的天氣,這是出梅的天氣形態。但由於北方系統還未穩定,因此從預報上推測會有「二度入梅」的現象。
但氣象局也提到,其實5、6月都算是定義上的梅雨季範圍,雖然先前預估鋒面已經北移至日本附近,不太會再往南壓,但6月還算是在過渡階段,因此,不會去細分是幾度入梅。
臉書粉專「天氣風險」則指出,西半部和山區在下周仍有午後雷陣雨出現的機會,但由於太平洋高壓逐漸接近,環境水氣更加減少,預估午後熱對流將集中在山區,對平地的影響是越來越小。
天氣風險補充,這種天氣形態將持續到19日,預估此後將有另一波鋒面系統形成並接近北方海面,北部的天氣將開始轉不穩定。至於這波鋒面是否將影響17日的下午的「日環食 註更多上一次台灣發生日環食是在2012年05月21日,這次是發生在2020年06月21日,而下一次要在台灣看到日食就要等到2070年04月11日的日全食了(但地點僅在恆春以南)。」天文奇景,仍視鋒面接近的程度而定,不確定性仍高,還要再觀察。(交通部:兩岸班機維持既有措施)
【熱門點閱】
● 15名中學生排除新冠肺炎和流感 高市教育局:15日照常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