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述經濟專家指出,相較於中國,台灣更貼近「貨幣操縱國」稱號。(湯森路透)
彭博(Bloomberg)引述經濟專家指出,就商品貿易順差占GDP比重來看,台灣對美商品貿易順差是中國的6倍,因此台灣更貼近「貨幣操縱國」的稱號。央行澄清,純以此來評估不夠客觀,該文內容與事實諸多不符,並強調台灣對美貿易順差100多億美元,遠不如中國的3000億美元。
根據《中央社》報導,彭博資深記者米勒(Rich Miller)引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賽瑟(Brad Setser)5日在該會部落格發表的文章,指出台灣國民生產毛額(GDP)、經常帳順差持續上揚,但中國大陸卻呈下滑趨勢。
此外,雖然中國大陸對美商品貿易順差遠大於台灣,但若以商品貿易順差占GDP規模來看,台灣對美商品貿易順差是中國大陸的6倍,因此台灣比起中國大陸更貼近貨幣操縱國的稱號。
對此,央行13日下午發布新聞稿澄清,指出該文內容與事實諸多不符,讀者回應也多不表贊同,央行已擬具說帖,透過管道提供撰者參考。
央行指出,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經常帳順差占GDP的比重,容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出現劇烈變動。例如油價從每桶100美元跌至50美元,進口量不變,進口金額減少一半,貿易順差就會擴大。
此外,台灣超額儲蓄情況普遍,超額儲蓄的國家,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通常較大,台灣經常帳順差佔GDP比重達14%,瑞士接近12%,新加坡更高達20%,中國大陸僅有3%,因此純以貿易順差占GDP比重評估一國是否操縱貨幣,是不客觀的方法。
央行表示,站在川普(Donald Trump)的立場,他之所以點名中國為貨幣操縱國,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對美商品貿易順差高達3000億美元,幾乎是美國對外商品貿易逆差的一半。台灣對美商品貿易順差僅 100多億美元,絕對金額來看是「小巫見大巫」,強調川普針對的目標是美、德、日這些大國,不是台灣。
彭博指出,中國近期外匯存底流失,顯見中國人行積極阻貶人民幣,但台灣外匯存底持續增加,顯示台灣仍在抑制台幣升值。央行回應,外匯存底的增加來自於孳息收益,外匯存底購買美債會有利息收益,本來就會自然增長;且中國大陸是近年經濟成長趨緩,導致資金流出,之前外匯存底也曾累積破4兆美元。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