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日暨亞太區域夥伴安全對話研討會」今(14日)舉行,率團訪台的美國議員博達悠(中)認為,要讓中國重新思考對台政策,向中國投出「曲線球」是可行的。(攝影:李昆翰)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未上任便接連挑戰行之有年的「一個中國政策」,美中台政壇為之震盪。目前正率團訪台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戰備小組民主黨首席議員博達悠(Madeleine Bordallo)認為,要讓中國重新思考對台政策,偶爾的不確定性,向中國投出「曲線球(curveball)」是可行的。但她也對川普的行動表示憂心,認為這些行動都是在缺乏明確戰略的情況下進行,各界應該更深入探究未來川普政府的亞太政策方向,再做出論斷。
自月初與蔡英文總統通電話開始,川普在台海議題上動作頻頻,除了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並與之直接對話,更質疑中國在匯率、南海等議題的政策,並揚言不願受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束縛。川普的言行引發中國不滿,但在對美國抗議的同時,更揚言台灣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面對川普未上任就挑戰美國奉行30多年的「一個中國政策」,引發美中台三邊關係不安。美國企業研究院亞洲研究主任卜大年(Dan Blumenthal)解讀川普的動作,認為川普並非要一舉打破一中政策,而是要表達美國的外交政策不應受制於中國,而美國有自己的一中政策,不一定和中國的一中原完全一致。
解讀川蔡通話:缺乏明確戰略
博達悠則針對蔡、川電話一事表示,雖然她本人和美國很多亞太專家並不認為這通電話本身具有多麼重大的政策意涵,然而長達30多年的默契被打破,各種揣測和懷疑論就隨之而生。她認為,「就算可能不太適當,但戰術從來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件事是在缺乏明確戰略的情況下進行的;外界應該更深入探究這通電話所代表的更深層意義,和對未來政策的影響。
博達悠表示,中國將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因此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也被部分人士做為抑制台美關係進一步發展的理由;然而她認為,要迫使中國重新思考對台政策作法,是向中國投出「曲線球(curveball)」。
儘管外界常以缺乏可預測性來質疑川普未來的外交政策,但博達悠卻認為,「偶爾具備不可預測性是好事」,重點是必須有明確的策略方針,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博達悠認為,發展不同形式的台美合作關係,將是未來幾年向中國「投出曲線球」的好方法;為達成這個戰略目標,台美雙方不能只依賴政府和官僚體系,國會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更為重要。
受限一中政策 台美應更重視國會外交
博達悠以台美斷交時,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確保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下仍能與台灣保持密切關係的歷史,以及不久前美國參眾兩院通過《2017財政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將台美軍事交流納入條文等例子,證明在美國政府受制於一中政策的情況下,國會外交應在未來的台美外交中發揮更重要的功能。
博達悠也在對話中提到,美台雙方政府一直很努力維護並發展雙邊關係,歐巴馬政府持續努力增進台美關係,也讓前任的馬政府8年任期在兩岸關係得以有長足進展;今年初蔡英文當選,以及美國最近完成的總統大選,使台美進入關係的新階段,將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
博達悠表示,美國政府一直以來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但面對中國的挑戰,美國應該在台海議題上尋求更積極的態度,扮演「夥伴」的角色,以確保美台關係穩定。
隸屬民主黨的博達悠在台灣參加美台日三邊對話時數度質疑川普作法的危險性,但同時身為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和「中國連線」成員的她也明確表態,對她而言,「世界上確實有兩個中國」。
然而博達悠的挺台立場,在面臨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當面問到,美國從未「承認(recognize)」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僅僅是「認知(acknowledge)」時出現動搖。在沉默了幾秒鐘之後,博達悠只能以「我也不確定」回應,並表示她的「一些國會同僚」仍然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至於美國政府的態度,她必須回去再認真研究。
而卜大年則表示,美國「認知」(acknowledge)到中國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與美國「接受」(accept)中國這樣的主張,是很不一樣的;美國政府對此事看法是「台灣的地位問題仍未解決」,此一立場非常清楚,這個問題必須由中國和台灣和平協商解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