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民代如此「保護兒少」無疑是二度傷害

鄧鴻瑞 2020年06月28日 07:00:00
令人遺憾的是,在諸多性侵案件中,很多時候社會大眾只看到媒體上議員風光問政,卻忽略那些因此被二度傷害的無辜當事人。(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令人遺憾的是,在諸多性侵案件中,很多時候社會大眾只看到媒體上議員風光問政,卻忽略那些因此被二度傷害的無辜當事人。(資料照片/張家銘攝)

虐童、性侵及霸凌事件可說是人神共憤,因該類社會案件總能吸引高度討論關注,也隨之出現少數民意代表,利用孩童及家屬的悲劇不幸為自己增加曝光,不惜消費受害者炒作新聞,造成孩童及家屬的二度傷害。

 

舉例來說,台南近期一起已經完成行政調查及懲處,並將全案移送司法偵辦追究加害者刑責的校園性平案件,竟有議員仍執意在議事殿堂公開討論案件細節,用「口交」等腥羶色關鍵字吸引媒體關注,結果也確實收穫成效,取得大篇幅的媒體報導。

 

該名議員的動機為何?事實上,整起事件已對加害者進行最嚴厲的行政處分,包含公布姓名、解聘及通報為全國不適任教育人員永不錄用,並將全案移送司法偵辦審理且籲請求處重刑。也就是說,行政機關窮盡所能處理案件後,議員仍執意在議會殿堂公開細節,難道是要責令行政機關指揮法院辦案?

 

要知道,該名議員逞一時之快,用聳動腥羶色標題取得媒體曝光,除造成行政單位善後過程疲於奔命,更嚴重的是,讓受害學童及家屬遭受二度傷害,身心俱疲之餘還要承受案情被擴大討論、進而增加身份曝光風險的恐懼之中。

 

事實上,該名議員自2017年開始投入關懷兒少保護行列,其關懷方式與其他以保護當事人為第一優先的民意代表不同,其手段包含網路直播、開記者會及議會質詢等,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高調操作新聞曝光。結果,陸續出現提供被害學生驗傷單供記者拍攝、將未成年孩童未馬賽克影片供記者翻拍,洩漏學校資訊讓外界能掌握與被害學生有關線索等離譜行徑,甚至在議會殿堂公開討論案情,導致被害學生所遭遇的不堪情節被擴大及重複討論、甚至身份恐被臆測推估等嚴重後果。

 

部份民代因欠缺社福及性平工作等相關專業知識及道德認知,甚或因其背後有強烈政治動機,為搶快、搶即時,不惜以有限偏狹資訊逕行公佈事件,寧可讓被害人面對二度傷害,也要以偏激行動爭取曝光,就是要在兒少保護領域插旗稱王。

 

事實上,涉及兒少保護的校園性平案件,調查過程受法律規範極為嚴謹,調查人員均為教育部人才庫內學者專家精選出來的公正第三方,而個別案件關係人訪談過程冗長且均應製作逐字稿,重要關係人更不是訪問一次就能解決,要經過反覆交叉詢問,遇有新事證也應再安排訪談釐清。

 

所有嚴謹的行政調查程序,不僅是要確保還原事件真相,有關失職人員均應遭受懲處,也因為這些資料將進一步移送司法調查審理相關刑責,必須嚴謹把關力求將加害者定罪;相較之下,素質不足的民意代表,不必理會上開調查程序,直接爆料案情坐收媒體大篇幅報導,成本極低效益極高,短時間內就讓自己插旗兒少議題,成為各界擁戴的兒少守護神。

 

總結來說,最令人遺憾的是,社會大眾在媒體討論過程中,只會看到質詢議員風光問政,卻沒辦法看到在議員逞慾既遂後,那些被二度傷害的無辜當事人們,他們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該成為特定議員墊高個人聲望的犧牲品。筆者同樣為人父母,強烈建議行政和司法單位、以及受害者家屬等關係人,應對議員荒腔走板的行徑提起告訴,以遏止此般犧牲他人以爭取媒體曝光的惡劣行徑。

 

※作者為台南市民/教職人員/公共行政碩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