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肇松新聞工作半世紀的非典型自傳「行間字裏」之七

黃肇松 2020年07月01日 00:01:00
作者任職新聞局期間,於1978年11月陪同我採購團到阿肯色州交流,初識柯林顿(時任州长);再次見面是2005年柯林頓來台訪問,作者出席並主持其?銷書「我的人生」中譯本簽書會,中譯本序文也由作者撰寫。簽書會後,柯林頓(中)與主辦單位當時的中時報系董事長余建新(左四)、作者(右三)、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莫昭平(右)及總编辑林馨琴(左三)等合影。(圖片/作者提供)

作者任職新聞局期間,於1978年11月陪同我採購團到阿肯色州交流,初識柯林顿(時任州长);再次見面是2005年柯林頓來台訪問,作者出席並主持其?銷書「我的人生」中譯本簽書會,中譯本序文也由作者撰寫。簽書會後,柯林頓(中)與主辦單位當時的中時報系董事長余建新(左四)、作者(右三)、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莫昭平(右)及總编辑林馨琴(左三)等合影。(圖片/作者提供)

少年老成勤琢磨   公務創新體驗多

 

我在新聞公務界和媒體實務界「行走」半世紀,結交了不少老中青公務員朋友。觀察現今公務員,待遇尚稱不錯、工作負荷適中、升遷管道也還合理,其穩定性和開發性,常為其他行業從業者所欣羨,尤其像早年作者這個世代的公務同仁,待遇菲薄、生活清苦、工作沈重,常悔叫自己入公門。兩相比較,真不可同日而語。東晉末「田園詩派」創始人「五柳先生」陶淵明,就以「不為五斗米折腰」聞名於世近17個世紀。他的一首五言《雜詩》很能刻劃他當時的心境,詩曰: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親骨肉。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對初入社會的迷惘失根、沈重無奈,感觸至深,只能藉著對友愛的追求,尋找一線希望。但請讀友注意,「採菊東籬下,幽然見南山」的五柳先生,見到的不只是遠山密林、穹蒼白雲,更多的是他在詩中末兩句殷殷提示的自勉自勵、掌握當下。他要眾人切記: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所以,流逝的光陰絶不會等人。此五言詩波瀾壯濶、跌宕起伏的結構,內涵豊富、期許殷切的詩意,鼓舞着一千多年後代人致力於與時俱進、奮發向上的努力。我是其中之一。

 

勤於切磋琢磨  化解一些質疑

 

距離現在47年前的1973年5月,新聞局長錢復到任一年,就提拔任職未滿兩年的我 擔任國際處美洲科科長,責成推動對美傳播工作的創新。當年我25歲。而當時中央部會局署的科長的年紀大致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以年紀論,錢局長提升我這樣一位小青年任科長,據一位在考試院任職的苗栗同鄉説,當時應該是中央機構年紀最輕的科長,能否服眾,確存「風險」。在我接任工作之初,是有些忐忑。

 

錢復博士主持新聞局雖僅三年,卻有不少開創。(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以工作要求論,我就任科長後的職責是帶著10位多數比我年長的同仁,負責以創新思維代替舊貫陳習,督導推動南北美洲新聞傳播業務。當時新聞局派駐的單位北起北美洲多倫多、紐約、華府、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中途經中美洲巴拿馬;往南至南美洲哥倫比亞、智利、巴西及阿根廷等10餘個新聞處,局方派任的新聞官及當地聘用人員近百人,規模不小,責任也重,推動創意公務更是前所未見,破格提升我主管其事,能否勝任,不無「可慮」。這也是我初期憂心所在。

 

面對行政院,在忠孝東路旁的這排翁密的樹,早年是新聞局辦公大樓—紅樓,已拆除多年,新聞局也遭裁撤八年。」用「人去樓空」還不足以形容,是連機構都沒了。(圖片/黄肇松攝)

 

總之,以公務體系的傳統及要求而言,我當年職務調升過程,確實如32年後(2005年)出版的「錢復回憶錄」中,錢博士還對我的調任念念不忘的説:「升遷也許快了一點」,但當時我年富力強,企圖心旺盛,且單身無牽掛,又能深思陶淵明縝密掌握時間的指引,自認在工作上可夙興夜𥧌、全力以赴。回顧其結果,確曾展現幾個特色—尤其是《詩經.衛風》首篇精華四字:切磋琢磨,我最心儀、時盼力行。其全文如下: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晅全。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

 

我這位出身樸實偏鄉的平凡公務員,與上述詩經衛風篇所描繪的威武俊秀美君子,相貌上難比擬。我自幼被認為是「少年老成」,我也自認如此。但在品學上如切如磋追求良善;在行事上如琢如磨探索精湛,則自認不落人後。總結青少年時期,我的「青春履歷」大致可如此形容:長相少年老成,思考提早成熟,訓練超前部署,工作求新求變,青春付予社会。我把創新元素注入國際處工作的五年經歷,除了宵衣旰食的日常公務外,最值得回憶的大事件容作以下敘述,希望對跟我年輕時候一樣,没有可攀附援引的「人脈資源」的新世代青壯年朋友,仍具有一些參考採擇的價值是幸!

 

回憶處理重大事件的創新做法

 

一、相信天道酬勤  不捨晝夜從公

 

自進入新聞局與社會接軌後,常覺時間不夠用,願從先聖先賢惕勉嘉言中追求啓發。包括:《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及孔子《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錢復在新聞局三年,晚間二樓局長室的燈通常是最後關的,影響所及,學習他夜以繼日工作精神的年輕同事逐漸增多,包括作者在內。而國際處美洲科辦公室的關燈時間也越來越晚。

 

擧記憶深刻的一個事例。1973年春,前駐美大使沈劍虹建議蔣院長,在暑假期間邀請旅美四位著名學者吳元黎、葉孔嘉,丘宏達及魏鏞返國諮商國家重大議題。院長批交錢局長主辦,他責責成我安排聯繫諮商行程及全程陪同,並作紀錄。諮詢為期一周,總共與10位外交、內政、經濟、財政、農業、國防等重要部會及中央研究院和中央銀行首長們座談研討。諮商之旅結束當天下午,錢局長當面交代,蔣院長翌日下午要在日月潭與四位學者深談,要我一早把估達萬餘字的紀錄整理好,並疏理出兩千字説帖條列各部門相關議題精要,中午之前送達院長室。

 

黄肇松在新聞局科長任内,主持會議仍面帶笑容(左圖);中午休息時仍趕工看公文(右圖)。(圖片/作者提供)

 

受命之後,從下午4點到翌晨7點,就在辦公室不眠不休不食完成兩份文件的整理。實在力盡筋疲,趴在辦公桌面上就睡著了。最早到辦公室的工友賈殿章事後描述,八點不到進來乍見我趴在那邊,他大吃一驚。連忙摸摸我口鼻,看看還有沒有氣。然後給我張羅豆漿油條充飢。文件經錢局長迅速審閲通過後,我即交給文書科專業的「打字部隊」林琪、黃月英等分工繕打,中午之前任務完成。像這樣的「辦公如作戰」,隔一陣子出現,不過這件影響深遠。第二年暑假就擴充成為大規模的國建會了,持續舉辦了幾年。

 

二、保持儉樸生活  全神貫注工作

 

公務生涯需一心一意,才能做好為民服務,用俗話説,只能有一個心眼、一門心思,把工作作好。沒有別的考慮。欲臻於此,最好是生活儉樸,在權與錢上沒有太多、太大、太複雜的欲求。這點對我不是很大的挑戰,我出身農家,世代務農,家訓就是簡樸務實的「晴耕雨讀」,及長就讀政大,校園也坐落在木柵山腳偏鄉,沒有什麼華麗誘惑,只有專心讀書。

 

當然,待遇菲薄,生活上也不得不儉樸。1971年9月我到新聞局領的第一份薪水是月薪台幣1500元,只能粗茶淡飯、省吃儉用,我仍安怡自在、甘之如飴。所以,蔣院長到任一週後提出十項行政革新,要求公務人員生活簡單樸實,不得款宴、不得濫發喜帖訃告,以及不得出入一些「有特色」的場所,有些公務員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是矯往過正,當時我的體會是,公務人員要贏得民眾的信賴和尊重,就應自發性的從保持簡約生活、提升工作質量做起。

 

一年後我與鄭詩暖小姐結婚,婚宴設在北市西門町很普通的全福樓餐廳,依革新要求只宴請十桌,我有些初髙中及大學同學雖平日還有些聯絡,也都沒有驚擾。算是始終如一、保持儉樸的一個實踐。

 

民國62年作者與政大新聞研究所同學鄭詩暖女士結婚,依照當年公務員行政革新的規範,婚宴地點在北市西門町一家樸素的餐廳,席開十桌。(圖片/作者提供)

 

1998年7月作者兒子黄柏春(左)赴美讀書前,由媽媽鄭詩暖(中)及爸爸(作者,右)陪同回到北投稻香里新聞局老宿舍作尋根之旅。作者40多年前在此住過四年,也在此熬夜規劃不少公務大計劃。(圖片/作者提供)

 

以十大建設精神  規劃對美傳播

 

三、重視創新思維  推動專案規劃

 

新聞的「新」包括時間上傳播的新和角度上切入的新。即使在那久遠的時代,錢復要求新聞局同仁重視創新的想法和作為,應該是奠基在這兩大元素的掌握上。一個畢生難忘的經驗:錢博士到新聞局履新半年之後,有一天通知我到局長室,指出為了加強對美宣傳,蔣院長可能考慮在第二預備金項下撥300萬美金特別預算給新聞局運用,前提是新聞局要先提出富有新意、確實可行、且績效可考的大計劃,院方再作定奪。他要我縝密思考一個禮拜,向他彙報。

 

1970年代中期新聞局國際處「軍容壯盛」,多數是二、三十歲的青年。圖為部份同仁合影。作者在後排右二。(圖片/鄒元孝提供)

 

當下,真有點目眩神暈。300萬美元在當時簡直是天文數字,對新聞局對美工作的推展,將有非常大的助益。打鐵趁熱,應即刻開始規劃,儘速付諸實施。據我在日記中所記,思考重點是以創新力為經、實踐力為緯,研擬如下加強對美宣傳計劃:

 

(一)委託蓋洛普民調公司調查美民眾對中華民國台灣的的瞭解和期許。調查结果不對外公佈,專供我髙層及相關部門的參考,並作為新聞局擬訂對美宣傳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與「未來學派」重鎮紐約「哈德遜研究」(Hudson  Institute)合作探討台灣未來發展趨向,主要是邀請歐美日著名學者來台研討諮詢。

 

(三)出版闡述台灣經濟發展奇蹟及現代化經驗的英文專書。由紐約大學教授熊玠主編,邀請著名學者分章撰述。

 

(四)積極加强文化軟實力的傳播力量。研究組織國劇團、特技團及音樂家赴美巡迴演出。

 

(五)抱著「總有一天故宮博物院珍藏國寶能到美國展出」的決心,努力推動。在此之前,適時安排傑出藝術家赴美巡迴展出。

 

(六)與國內相關基金會合作,每年遴選美國傑出青年學者若干名來台從事一至兩年的研究。往下紮根,培養美國未來的「台灣通」、「中國通」及「亞洲通」。

 

(七)同理思考,在新聞領域也應該往新世代紮根。例如有系統的加强與美國著名大學「校園報」(Campus  newspaper)的溝通與交流。包括邀請國內年輕媒體工作者前往美大學校園交流,也交朋友。

 

(八)從地緣發展考量,美國廣袤遼闊的小麥玉米帶(Corn belt)在政經社會的影響力歷久不衰;兩大洋之間的南方陽光帶(Sun belt)呈現的新興力量更不容輕忽,兩「帶」的媒體蓬勃發展,允宜加強交流聯繫。

 

(九)以新聞局的角色和功能,美國新聞界的邀訪很重要,尤其是電視重量級人士的邀訪, 如CBS主播克朗凱(Walter Cronkite)或ABC主播雷森納( Harry Reasoner)等。

 

(十)1976年7月4日是美國建國兩百周年纪念,對美朝野都具重大意義。如何以有意義的活動,表達祝賀之意,應提早思考、規劃。

 

當時國內正次第展開十大建設,我腦袋一閃,把這個大計劃訂名為「加強對美傳播的十大工程」。錢局長收到我的報告,很快批「可行」,並強調:「儘速把全案的規劃作好、作完整,然後報行政院。」

 

獲得保擧「全國優秀公務人員」

 

我再次撰寫了一份萬言報告、一篇1500字精要説帖,還製作了涵蓋所有案項的預算詳表和各項專案進度掌控圖作為附件,一道呈報。有同仁笑稱,看似「長江萬里圖」。這份內涵頗充實、條理尚分明,創意也頗足夠的特殊公文,很快得到院方核准及撥款,也很快的在國內外付諸執行。依案件性質,有些很快完成,如蓋洛普的民意調查;有些到1976年底,我被派往駐紐約新聞處工作之後,都仍在進行。影響確實很深遠。

 

我也因長期工作表現和本專案的規劃和執行,蒙新聞局向行政院推薦並入選為民國64年度「保擧全國優秀公務員」,獲嚴家淦總統發給榮譽獎章一枚及贈送簽名玉照一幀。當年我27歲。其後雖因海內外搬家多次,榮譽奬章上方橫槓失落,但它代表著對佔了我工作歲月將近四分之一的公務生涯的肯定,回憶是念往的風帆,彌足珍貴。非常感念當年擧薦我的新聞局長丁懋時先生。

 

民國64年黃肇松獲新聞局擧薦為「保舉全國優秀公務員」,獲嚴家淦總統頒發榮譽獎章一枚及贈送簽名照一幀。(圖片/作者提供)

 

不把公文「簽死」挽救一紀錄片

 

四、化腐朽為神奇  移懲處為嘉許

 

1969年春,好萊塢一位知名紀錄片製作人達斯汀.奈勒斯(Dustin Niles),向新聞局建議拍攝介紹台灣發展實況的紀錄片,製作英、法、西、德語版本,發行到主要國家電影院線放映,可收版權費挹注製片費用。在當時颇富創意。奈君欲向新聞局借支製作费19萬美元,新聞局無此鉅款可借,即使有,也無前例。乃商定由奈君向台灣銀行借貸,由新聞局作保的權變措施。他於夏秋之間在台灣各地拍攝四個月,據新聞局陪同人員回憶,他工作認真、求好心切,也頗專業。之後,克君一行回洛杉磯作後製,進展訊息斷斷續續,最後斷了訊息,人也不知下落。推測錢用光了,紀錄片沒完成。錢復博士到新聞局不久,奈勒斯與台灣銀行所簽借貸合約期滿,台灣銀行轉向保證人新聞局要求解決,並通報行政院。

 

政府行政是有延續性的,前朝留下的問題,接任者需概括承受。錢局長找我去問此案,我也才知其存在。他交代先將全案經緯寫成報告呈送院方。不久,在發還新聞局的報告原件上,首度看到蔣院長的「墨寶」,用當時流行的紅藍筆寫下的藍字批示:「如此重大案件,先速謀解決,再追查該何人負責。」字蹟蒼勁有力,要求解決的指示更直截明確。案經諮商新聞局法律顧問汪褘成先生,他認為本案打跨國官司,贏面不大,且必定矌日廢時,難望解決。如主債權人台灣銀行堅持不願出面提告,由新聞局以保證人身份提告要求債務人返回借款,連法律上的代位求償都還説不上,更乏勝算。

 

在紐約影院看「軌道上的台灣」

 

在洛杉磯的新聞局美西處主任鄭南渭從頭參與本案的推動,我打越洋電話請他設法找到奈勒斯,並查眀底片下落。㡬天後鄭主任回電告知,奈君親吿借款確已用罄,當初拍攝的近萬呎底片還「健在」。我以創新思維,建議局方先「搶救」這個創意不錯的紀錄片,視院線發行收入再解決財務問題。台銀同意展𨒂合約,奈君其後確實完成15分鐘紀錄片“Taiwan  in  Orbit”(軌道上的台灣)的製作,不少看過者給予嘉評。因已有成品,需作全球運用,全案移由視聽室主辦,我未再過問,也未聞前朝主其事者有人受到懲處。

 

1975年初,新聞局派我到紐約公差。公畢轉赴華府前夕,到曼哈頓中城百老匯大道的馬庫斯院線影院(Marcus  Theatres)觀賞甫上映的「教父2」電影。正片之前播出的居然是我們的「軌道上的台灣」紀錄片,馬庫斯當時已是美國名列前矛的院缐集團,散布全美的影院數以千計,看著滿場觀眾聚精會神的在觀看已被迫離開聯合國,成為「國際孤兒」的台灣,是怎麼堅定的在國際軌道上繼續運𨍭的。猶憶我心中的激動難以言宣,同時用通俗話說是「賺到了」,慶幸當時沒依傳統舊貫把這個案子「簽死」,宣告萬呎底片成為廢料,而是讓「軌道上的台灣」能夠問世,在軌道上發亮。

 

跨出人生第一步的四㸃建言

 

以上就是少年老成的我,23歲那年,因一連串意外的組合,踏入公務界的先頭五年的經歷和體驗。我對人生如何跨出第一步的體驗和建言,卑之無甚髙論,就是:腳踏實地、切磋琢磨,且切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悪小而為之。道家鼻祖老子最重視善始慎终,善小為之有助正向起步,不為小惡則有助人生圓滿到終。所以,請青年朋友深刻思考老子在春秋時代就已提示的人生哲理: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相關原文摘錄如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道德經》第64章)

 

 

我從公職生涯所積累的第二個體驗,也是對青壯朋友開展人生旅程的第二個建言是:如欲開創先機,應植基於創新。老子在上述《道德經》中所説的:「治之於未亂」,確為防微杜漸的公務常態,公務員容易理解。「為之於未有」,是站在高點提醒在事情未發生(變故)之前,就注意掌握時機,處理妥當。事實上就是不斷的追求創新、提前部署。以此為職志,於我工作生涯的前期,是以創新思維做好新聞公務為民服務的要求。在中期及後期更長時間的新聞實務工作上,也以不斷的創新,期許自己能成為「輿論先鋒」的一員。其間種切,容後詳述。

 

作者因公務结識不少國際友人,其後在媒体實務界工作時,常與相關機構合作擇要邀訪。圖為波蘭前總統華勒沙1998年來台訪問,接受黃肇松(左)專訪提到當年波蘭團結工聯奮鬥經過時,仍激動不已、動作很大。(圖片/作者提供)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學問家韓愈對一個人讀書求知、行事作為的看法,與老子很接近。他在《進學解》的首段,開宗明義就説:「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前句指出勤奮的重要。後句提示眾生要有獨立思考、創新思維、涵養德行才有所成就;也由於因循隨俗、率從舊貫、行為不彰而毀敗。韓愈更在《進學解》首段末句對學生直言:「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有些公務人員常抱怨機構不明不公,以遇不到伯樂為憾,韓昌黎卻認為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勤於求新求變,何患不成?我對他力勸後輩勤勉進學修業的體會,也作為對青壯世代第三個建言。

 

思屈原天未全黑縱馬趕路決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餘馬於鹹池兮,

    

總餘轡乎扶桑。

    

 (屈原《離騷》第97、98句)

 

時屆春夏之交端午時分,自然想起屈原。這位讓一個民族以節日的形式祭奠他的偉大詩人和政治家,在中國文學史上居極重要地位的《離騷》第97、98句,表達雖身處政治上的絕境,仍想趁天未全黑縱馬探路前往行的積極求進的決心。後人闡釋為「不失時機的尋找正確方法以解決面對的問題」。身公僕的公務人員,不管職位髙低、責任輕重,不都該如此不分畫夜的全面探索嗎?容我以此作為回顧公務生涯,提供給青壯朋友參考的第四個建言。

 

雷根時代呼雲喚雨的前國務卿貝克(左),曾與作者在1980年雷根競選活動中見過面。1994年貝克應《中國時報》和花旗銀行聯合邀請來台訪問,並接受專訪。(圖片/作者提供)

 

總結我11年公務生涯,兩袖清風之餘,最大的「收獲」應該是在國內服務滿五年後,於1976年底,28歲時,由新聞局派往駐紐約新聞處工作,親自經歷一直處在風口浪尖的台灣,是如何度過一個個遭美國「盟邦」的背離,而置身於巨大無比的國際危機中的。短期後再述這段頗為漫長的「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fears)。

 

 

《 作者素描:黄肇松 的唯一:新聞 》

  

黃肇松「矢志新聞工作」,是從小學五年級投稿《國語日報》學府風光版開始;省立苗栗中學初中部期間任《青年戰士報》校園記者;髙中時任《中央日報》苗栗特約記者,並任《苗中青年》總編輯及《香港工商日報》市聲版特約作家,是黄肇松少年時期對新聞採、寫、編的探索。
       

考入政治大學東語系讀語文,常常出現在政大新聞舘,把新聞系當「輔系」,後考入政大新聞研究所的「正途」,為其後的新聞工作紮基。
     

黃肇松的「廣義的新聞工作」,從通過髙考,進入行政院新聞局開始。為國內外的媒體記者提供資訊服務,歷任科員、編審、科長及駐紐約新聞處一等秘書。
     

1982年轉入中國時報集團在紐約創刋的《美洲中國時報》工作,歷任主筆、編譯主任、副總編輯兼採訪主任。後任《中國時報》駐紐約特派員。前後在紐約從事新聞相關工作11年。
     

1987年返台,開始他在台灣大開大闔的新聞實務工作。先後任《中國時報》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中時報系總管理處執行副總經理、總經理,常務董事兼《時報周刋》董事長。2008年從時報退休,任職27年。其後,先後被聘為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台灣中華日報》董事長。其間曾獲世新大學聘為專任客座教授,執教六年。
     

從嚮往新聞到讀新聞、做新聞、教新聞,一以貫之,新聞,是黄肇松的唯一。

 

 

關鍵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