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利蘭看牙很貴,一名婦人手捧著大綑先令,價值50美元,嚇壞台灣牙醫師,婦人聽到免錢,感動不已。(攝影:許雅慧)
七月一日外交部舉辦記者會,證實臺灣與東非沿岸的索馬利蘭即將互設具有官方性質的代表處,臺灣也成為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等國之後第九個在索國設立代表處的國家。索馬利蘭所處的非洲之角正好扼守紅海的出口,緊鄰的吉布地除了有北約軍事駐點外,更是中國一帶一路下的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中國虎視眈眈想要介入東非地區無言可喻。然而,繼肯亞設有貿協辦事處外,台灣可以在索馬利蘭再有外交代表處,則說明臺灣已經可以在這樣艱困國際熱點逐漸站穩腳步。
筆者認為臺索關係升級背後,反映出臺灣從馬政府到蔡政府這幾年來努力翻轉上個世紀金錢外交錯誤作為,將外交延伸到國際發展事務上的轉型企圖心,這包括從邦交國到非邦交國,從雙邊到多邊,從技術合作到人道援助,以及從官方到民間等幾個面向。
首先,根據2010-2019年的《國際合作發展事務報告》所揭露的資訊,臺灣至少在全世界82個國家進行不同規模的官方與民間援助計畫,若在加上今年的口罩外交,全球196國有一半都接受過臺灣的援助,遠超過邦交國的數量,包含聯合國不承認的索馬利蘭以及科索沃。換句話說,臺灣的援外政策已經逐漸走出金錢外交的窠臼,而是使得臺灣的影響力深入到全球各地。
其次,臺灣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方式也更多樣化,在許多非邦交地區的援助工作,拉近了臺灣,受援助國與歐美日等主要援助國的三邊與多邊關係。在東非地區,2011年發生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國合會就與美國Mercy Corps展開旱災援助計畫與難民農業支援計畫,農委會也與美國Feed The Children舉辦的貧童食米捐贈。另外鑒於東非的海盜活動猖獗,臺灣2015年也參與了多邊的人道援助,包含與美國One Earth Future共同建立5個海事安全中心,以及與歐盟捐贈成立海盜倖存者家庭基金。
同時,人道援助成為中國難以打壓的援外途徑。因為這是拯救垂危性命的普世價值,據有道德高地,且不像大型基礎建設耗費巨資,也不像駐紮技術團會牽涉較多的政治敏感性。而臺灣在東非的這些人道援助,顯然也不是為了換取東非國家的建交而發動的金錢外交,而是建立臺灣作為負責任夥伴的國際聲譽,讓歐美援助同儕另眼相看。
再者,除政府間的合作外,臺灣民間也來到了東非,豐富了援外的資源,例如2011年的旱災,外交部就與紅十字會在肯亞共同辦理難民營計畫,設置衛生站及供應醫療藥品等。而今年初臺灣路竹會也已第3度組團赴索馬利蘭義診。這種民間的合作有時更具有永續性,例如非洲的馬拉威在2008年與臺灣斷交,技術團立即撤離馬拉威,但是當時承辦醫療援助的屏基堅持留在當地,維持對患者的承諾,形成了史上首次斷交後仍持續合作的案例,甚至藉此形成臺灣與挪威在馬拉威的三邊合作。
所以,當中國用一帶一路大撒錢方式鋭實力 (sharp power),在非洲地區擴大影響力與封鎖臺灣的當下,臺灣則是用軟實力 (soft power) 協助克服人類的苦難,以 Taiwan Can Help的精神來擴展國際能見度。不再執迷於邦交數量,而從傳統外交延伸到國際發展領域時,台灣正在專業地與自信地走回國際舞臺。臺灣若與歐美國家持續在索馬利蘭等東非地區進行人道援助合作,共同協助解決海事安全、醫衛及教育,以及海盜猖獗背後的生計與發展問題,臺灣肯定有機會可以在這個國際熱點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者簡旭伸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及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教授,台灣發展研究學會理事長;吳奕辰為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