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數位藝術金獎:電子社群」項目頒予「香港抗爭者」,表揚港人使用多媒體推動抗爭的創意和展現的藝術性。(圖片擷取自Prix Ars Electronica)
由奧地利電子藝術中心主辦,有新媒體藝術界「奧斯卡」之稱的《數位藝術大獎》,日前宣布將年度「數位藝術金獎:電子社群」項目頒予「香港抗爭者」,表揚港人使用多媒體推動抗爭的創意和展現的藝術性。
該項目的金獎首次由匿名得獎者獲得,呼應了香港抗爭「無大台」的特色。這已非港人的「示威創意」第一次在國際上受到肯定,市民在2019年透過網路眾籌,募資在各國報章刊登廣告,其中一幅刊於《日本經濟新聞》的「雞蛋擋子彈」廣告,就入圍了該報的《日經廣告賞》。
相較於抗爭民眾的創意,香港特區政府和北京的中央政府,在這場港人民心的競逐中則顯得老態盡出。面對港人在日漸高壓的社會管控下,仍不斷轉化工具將扁平的抗爭訴求打造成立體的形象,港府及北京的應對卻停滯在公權力的無限伸張。
公權力能贏得人民敬重的前提,無非是這個運作著社會的系統要能保持「完整」發揮,而不是選擇性開啟或關閉個別功能。當民眾看到市民被檢控與警方獲得政府包庇的差異、一人一票選出的代議士因為言論——或只是無法取得「愛國」的信任——即被取消資格,政權的公信力早已蕩然無存。
這也是為什麼「港版國安法」的推出,從一開始就只見到掌權集團和外圍側翼的祝福。一個正當性遭到普遍質疑,卻握有行政、立法甚至司法的政權,繼續忙著在傳統政治領域與人民攻防,甚至透過舉世皆知的「橡皮圖章」作為背書,可見絲毫無心縫合香港社會的撕裂。
《港版國安法》實施,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其中特區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一職,北京指定由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出任。中聯辦是「北京的延伸」,駱惠寧作為中國在港最高層級代表,權威性毋庸置疑。新法下的香港,一個新的統治結構與政治秩序已出現雛型。
儘管過去中聯辦也經常對特區政府處理香港事務提出「建議」,惹來「西環治港」的批評,但兩機構的人事仍大致維持分立。這次特區成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區國安委),6日首次召開的會議,駱惠寧以國安顧問身分列席。
「北京代表」毫無掩飾地納入香港內政的決策範疇,象徵《基本法》中,中央只管外交和國防的規定正式作廢。更早之前,中聯辦即在4月17日解釋「港澳辦和中聯辦不受《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管轄」,並獲得港府的全盤接受而引發譁然。
以往在香港的體制中,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一向是特區的權力核心,而港區國安委的成立恐怕將強行移轉決策的架構。未來港區國安委若在工作上與行政會議發生重疊,行政會議是否將再次棄守立場,對港區國安委的「意見」照單全收應不言可喻。
北京無視港人已在強加的壓力下大幅提升抗爭智慧,依舊沉溺於以舊思維立法和包攬法律解釋權,不但無助於重建自身在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凸顯中國在制度上的自卑,因此才迫不及待消滅香港這個可控的體制對照組。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