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治芬:「禮義廉恥」匾額只剩緬懷黨國遺緒作用

蘇治芬 2020年07月17日 00:00:00
今年年初雲林縣政府在全縣193所國中小學同步掛上「禮義廉恥」匾額。(圖片擷取自Youtube)

今年年初雲林縣政府在全縣193所國中小學同步掛上「禮義廉恥」匾額。(圖片擷取自Youtube)

當你/妳在向別人強調某些價值或東西的時候,也在無形之中告訴別人你的內心正缺少什麼......

 

關於今年年初雲林縣政府在全縣193所國中小學同步掛上「禮義廉恥」匾額,到近日又推官方品德教材,要重新找回禮義廉恥,我有幾點看法....

 

一、品德必須有「公共性」的元素,例如民主教育就是品德教育,教導孩子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意見,在社會群體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欣賞不侵犯他人權利....等。反觀形式上的「掛匾額」沒那麼重要,況且禮義廉恥並不是公共的問題。

 

落實好的民主教育,營造尊重與信任的學校環境,拋開威權管理、拋開傳統教條,讓孩子薰陶在日常良好的、說理的、民主的學校生活中,這才是有效而真誠的品德教育。

 

二、標語教育丶口號教育,對於提升品德,是無用的,這是極權國家的作為,全世界沒有任何民主國家,會用標語與口號進行品德教育,也沒有任何教育理論支持這樣的品德教育。試問,在西方的學校,你會看到這類標語口號嗎?

 

品德必須是內化的,是由內而外的,而不是朗朗上口的標語或是外加的教條,如此只會造成陽奉陰違。品德是自然形成的,學校要努力經營出尊重孩子丶相信孩子的環境,與孩子平等相處,凡事講道理,孩子的品德自然會好。

 

三、要教導孩子品德,試問,誰能教孩子品德?榜樣在哪?品德教育是從生活當中人與人的互動中學習,大人的以身作則最重要。

 

看看長達幾十年的黨國教育,學校到處都掛著禮義廉恥的匾額,有用嗎?當時教出來的幾代人,現在都已中老年,品德有比較高尚嗎?國民黨的從政人員與民代貪贜枉法判決在案的多如牛毛,他們有廉嗎?有義嗎?可以作為品德的表率嗎?

 

四、如果禮義廉恥的3.0版真的是家長團體所稱的尊重互敬、誠信共好、得所應得、自省覺悟,那麼匾額就應該寫這16個字。張麗善縣長送禮義廉恥的匾額進駐學校,不斷緬懷「禮義廉恥」這四個語意不清不楚的字,說穿了就是藉品德教育之名緬懷黨國遺緒、借屍還魂,浪費人民公帑。

 

五、禮義廉恥既然有自撰的3.0版,那過去黨國教育的任何教條一樣都可以有天馬行空的3.0。例如「反共復國 復興中華」3.0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反攻大陸」3.0版:國旗在台灣拉起,到大陸收起,聽命中共政權,兩岸一家親。所以是不是要多做些「反共復國 復興中華」、「反攻大陸」、之類的匾額掛回國中小學?

 

六、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讓孩子擁有基本知識?培養國家人民的集體認同?將品德教育化約成禮義廉恥四個字?抑或是一個充滿教條和標語的僵化體制,讓孩子們都停止思考,成為體制中的好國民?

 

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價值都遠遠超過社會所定義的,就如我在縣長任內力推的實驗教育,就是試圖突破僵化的體制,引導學生適性發展為目標,導入全人教育,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之多元文化、信仰及多元智能。而不是用一個既定的標準去框住每一個都有無限可能發展的孩子。

 

※作者為立法委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